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西农学子三下乡:从深山到基层,为秦岭生态保护注入“西农力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响应国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号召,积极践行党的二十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2024年7月至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秦岭调研保护珍稀植物队”开展了实地考察调研与宣讲教育活动。

在此期间,团队成员从校园出发,立足于专业知识,既深入高山峻岭,也步入田间地头,在观察中思考,在行走里收获,以青年的视角观察问题,以青年的话语传播思想,上好了一堂“行走在秦岭腹地的生态课”。
 
深入秦岭腹地,调研珍稀植物并发现相关保护问题

怀揣着对植物鉴定保护的热情,调研团成员前往高山草甸、火地沟、长安河畔等地进行实地拍摄考察。通过查找检索表、翻阅图鉴等手段对所见植物进行鉴定,同时进行分类、整理工作,并及时记录下考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后续珍稀植物保护宣传活动提供了实践支撑。

实地调研结束后,队长表示:“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秦岭地区,在老师的带领下发现了不少秦岭重点保护植物,并记录了其发现地点、周围环境等信息。生态环境保护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深刻体会到,人与植物从来不是两个割裂的个体,我们应该与其和谐共处,切实保护珍稀植物,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走入农林水局,进行植物保护讲并交流有关经验

踏着清晨的朝阳,调研团的成员们从学校启程,奔赴宁陕县农林水局展开秦岭珍稀植物鉴别及保护宣讲。

首先由队长向大家汇报在秦岭调研中遇到的珍稀植物的具体信息,包括名称、形状与海拔等,并总结调研团所发现的珍稀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



汇报结束后,参会人员就秦岭地区珍稀植物保护与利用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深入讨论。其中研究病虫害防治的工作人员提出,可以从珍稀植物的药用价值出发,通过人工栽培提高种群数量,并详细讲述了农林水局人工培育红豆杉等植物的过程,但这种方式仍面临着提取物含量不足等问题。



会议后,调研团成员向工作人员展示提前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并请他们亲自尝试压制标本。参与成员热情高涨,在实践后提出希望在局里采取这种方式,建立一个植物标本库。
 
深入基层群众,普及珍稀植物知识并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接下来,调研团深入基层群众,赴宁陕县渔湾村进行秦岭珍稀植物鉴别及保护宣讲。



在农林水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调研团成员和当地居民深入山林,沿途进行珍稀植物鉴定及保护知识的普及。返回村中,调研团成员针对秦岭地区生态特点和部分珍稀植物进行宣讲,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携手保护秦岭生态环境。最后,在调研团成员的指导下,居民们在欢笑中体验了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共护美丽秦岭,总结经验携手再出发

实践活动告一段落,团队成员总结实践中的所见所想,得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提高群众珍稀植物保护意识,要先从当地管理部门入手。当地政府及农林水局与群众关系密切,群众也更愿意跟随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第二,提高群众珍稀植物保护意识,要因地制宜。宣传的内容不能泛泛,而需要精心选取当地可能出现在群众面前的植物进行具体介绍,凸出其保护价值,增强群众对于当地珍稀植物保护的责任感。

第三,提高群众珍稀植物保护意识,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让群众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接触、用脚来丈量,才能拉进他们与植物保护的距离,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能做到对植物的珍惜保护。

此次实践活动,提升了当地居民保护珍稀植物、保护秦岭的意识,对于助力秦岭地区的生态建设工作起良好宣传作用。同时,调研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向大众普及珍稀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坚定了为秦岭生态保护工作贡献“西农力量”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调研团将会一步一个脚印,用青春谱写秦岭生态建设新的篇章。
(通讯员 吴奕婷 牛梦帆)
 
    作者:吴奕婷 牛梦帆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08-0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