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河南工业大学暑期实践团队组织学习中国传统非遗“木版年画”

  (通讯员 陶笛 李国鑫/文图)为让广大青少年意识到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2024年8月10日上午八点,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匠心独运,非遗传承”社会实践队伍,来到开封宋都木版年画博物馆进行木版年画文化学习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体会到了非遗传承人守护非遗路上的坚守精神。
  一抹色彩,连接古今绘尽中华。
  木版年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文化的载体和社会的纽带。实践小队进入展馆后,首先由任先生的二儿子,李力先生为小组成员讲解木版年画的发展史。根据史料《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京城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河南开封。一谈到木版年画的历史,李力先生便侃侃而谈,他从唐宋明清时木版年画的发展史,讲到宋代版画的文化交流;从汉代“守门将军”的门神雏形讲到宋代反映市井的年画出现。他讲述了木版年画繁荣的过去,也讲到了因工商业改造和社会现代变革而造成的短暂失传。
  图为李立为实践小队讲解木版年画起源。李国鑫 摄
  图为李立为实践小队讲解木版年画发展历史。李国鑫 摄
  一次创新,新型材料助文化传承。
  讲解完后,实践团队成员与任鹤林先生及李力先生进行深入交流,用一句话描述任鹤林先生便是:“这一辈子,就活给了木版年画。”李力先生了解到实践团队来自于材料学院,便强调到:“你们是材料方面的,那么我们木版年画雕刻所用的材料怎么样能够进步,怎么样使木版年画更好的雕刻、保存,就是一个创新的思维方向。既然来了,那就要奔着不虚此行的目的......”李力先生很注重每位来此学习的同学,确保他们都能有所收获。借材料的创新方向一题,李力先生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木版年画雕刻所使用的材料,这些材料与材料制作的工艺共同构成了木版年画的基础,也让团队成员受益匪浅,为团队成员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保护并传承非遗文化提供了新思路。
  图为李立为实践小队讲解木版年画材料创新。李国鑫 摄
  一脉相承,承载文化弘扬自信。
  最后团队成员与任鹤林先生合影留念,结束了本次的实践活动。传统年画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型和大众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也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多道工序和手工技艺,导致传承人越来越少,传统制作工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保护并传承非遗文化,将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万代,是青年一代应自觉承担的重任。
  图为实践团队与任鹤林先生合影。李国鑫 摄
    作者:李国鑫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4-08-1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