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如果信仰高地成为荒漠就立不起伟大的民族,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青年的奋起为先导。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他们需要在仰望历史的星空中,感受伟大信仰的感召力量,要在与那些高尚的灵魂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时,去追问自己的信仰是否依然坚定,并努力践行。7月16日,塔里木大学 “心若向阳 次第花开——伴童心同行”志愿服务团携手 “不啻微茫 造炬成阳”志愿服务团在本次2024年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当中,走访阿瓦提县阿瓦提镇下辖的花园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次跨越时空之旅,让孩子们与陈望道先生相遇,跨越时空,感受“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力量!

从志愿者讲述的故事当中,小朋友们体会了“信仰的味道”——“同学们,大家知道信仰是什么味道的吗?先来和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视频过后,我想问问大家,陈望道先生品尝到的甜味究竟是什么的味道呀?”小朋友们随着志愿者的讲解,一起走进《共产党宣言)中译版诞生的前夕,视频当中,陈望道废寝忘食,全身心投入《共产党宣言》翻译工作,常常“不知东方之既白”。母亲心疼儿子,有一天将粽子和红糖水放到他旁边,让他饿了垫补一下肚子。没想到陈望道吃粽子时,竟将墨水误作红糖水喝了。当母亲在外面喊道: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还说:吃了吃了,甜极了。这段故事,引发小朋友们的思考,和热烈讨论,“我觉得甜的是陈望道叔叔终于完成了对这本书的翻译”,“我认为甜的是陈望道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让真理被普罗大众熟知。”......小朋友们有的七嘴八舌,有的积极回答小老师的问题,探索的目光没有离开过大屏幕的中心。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故事,妙趣横生,寓意深刻,给习近平总书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曾多次讲起。实践团的成员们,想要小朋友们传承中国知识分子素有的专注好学的精神。体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陈望道所具有的精神。志愿者们从故事描绘、亲身经历出发,贡献了一堂意义非凡的思政小课堂。

陈望道身居陋室,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埋头翻译《共产党宣言》,误将墨水当糖水,还说“非常甜”。陈望道的忘我情形,也是知识分子专注好学精神的体现,而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古人不可比拟的追求真理的执着、热爱真理的情怀、传播真理的担当,甚至品出了真理的味道!在他身上,真实体现了真理的力量,体现了共产主义者坚定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有了这种信仰和精神境界,就一定可以唤起民众,攻坚克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针对这样的“望道”精神,志愿服务团的成员们通过走访这四个社区,和小朋友们学在一起,玩在一起,闹在一起,给小朋友们深化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了他们价值观的促成。之后,之后,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将在花园社区带来更加丰富的宣讲活动,丰富小朋友们七彩暑期时光!(文:张文杰,图:韩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