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学校地址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以古通今承文韵,童心向党讲精神

  语言是承民族文化之基,精神是塑民族心质之体。2024年7月8日—17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芜湖市红梅社区“红梅绽古韵”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芜湖红梅社区开展普通话推广、两字一画比赛、新四军精神宣讲、家风家训家教宣讲等系列特色活动。

  百年征程担使命,青年支教映初心。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旨在通过支教课堂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助推民族复兴;弘扬铁的新四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家风德育,沿袭传统文化谱系。

推广普通话:加深民族文化认同

团队成员教导小朋友读绕口令 叶文慧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团队成员以注音、找错字、绕口令等一系列趣味练习引入课堂,推广现代普通话普及。对读音和字形的认读和辨误是形成普通话系统认知的重要方式,在上课过程中,小朋友们积极互动,同时发现自己曾经对普通话的误认和误读之处,表示下课后将更加留意生活中的细节。

  推动普通话的普及,不仅能够增进孩子们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还是实现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在绕口令环节中,小朋友们表现出对普通话的极大兴趣。在小朋友们稚嫩的朗朗读声中,以读音会意,以文字传形,普通话作为现代汉语的重要文化载体,潜移默化地以古通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启蒙。

练习两字一画:感受书法精神内涵

小朋友们正在练习书法 张方如摄

  团队成员对硬笔书法进行介绍,硬笔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的技巧,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随后,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们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横、竖、点、撇、捺,小朋友们专心致志地写下一笔一划,整个课堂安静而沉浸。从古至今,书法都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而在新时代,书法更被赋予了承续传统艺术和展现新精神、新气象的双重使命。

宣讲新四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谱系

老师向小朋友们宣讲新四军精神 张方如摄

  “传承新四军精神,坚定铁的信仰。”团队成员开展新四军精神宣讲课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标题。团队成员以对英雄故事的询问作为开篇,激起小朋友们的活跃热情,王二小、邱少云、刘伯承、狼牙山五壮士……众多革命烈士的名字在课堂上回响。团队成员通过讲述英雄事迹和一系列红色文化知识,在小朋友们严肃认真的倾听中,引出宣讲主题:牢记新四军精神。

  团队成员沿溯新四军的发展历程,讲述这支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的队伍的战斗历史,聚焦叶挺、项英等革命人物的英勇无畏,从而介绍新四军的精神内涵。除此之外,团队成员还用VR视频带领小朋友们走进淮南新四军纪念林,在这片精神的高地、纪念的载体中,小朋友们深切走近革命红碑,在新四军纪念林陈列馆中亲身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和革命烈士的赤血丹心。最后,团队成员领小朋友们共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激昂年轻的声音在课堂中久久回旋,笼罩着小朋友们稚嫩而肃穆的脸庞,令人动容。

家风家训家教:濡养中华传统德育

小朋友回答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问题 叶文慧摄

  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家风家训家教,并以香港演员温兆伦的家训“国比家大,没有国哪来家?”举例,讲述家训中寄寓的家国之情与历史脉络。此外,团队成员还提到《颜氏家训》、岳母刺字等经典家风,小朋友们都表示这些故事耳熟能详,并积极在生活中对父母孝亲、对师长敬爱,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家风影响国风,家庭德育就是社会德育。

  (通讯员 王蔓婷)

    作者:王蔓婷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4-08-2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