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足迹值得我们去追寻,总有一些古韵需要我们去传承。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承载着江南水乡的历史记忆,凝聚着水乡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吴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和民间习俗,向世人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能让更多人感受吴文化的韵味积极探索吴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点,推动吴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华夏吴韵·淬琼古今”团队踏上了前往无锡梅里古镇的社会实践之旅,开启了一段守文化本真,赴传承之路的文化探索之旅。
一、启程:文化之旅的序章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团队进行了周密的准备,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了解了泰伯的生平事迹和梅里古镇的历史文化背景。7月1日清晨,随着第一缕阳光洒满校园,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的六名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满怀激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无锡梅里古镇的征途。团队此行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吴文化的重任,希望通过实地考察与体验,将吴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更多人。
二、探寻吴地之源:梅里遗址博物馆的沉思
抵达梅里古镇后,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梅里遗址博物馆。这座位于古镇中心的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达1941平方米,共分为六个板块,通过丰富的文物展示和详尽的历史解说,向世人揭示了吴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在博物馆内,团队成员被一件件精美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物深深吸引。这些从遗址中发掘并修复的文物,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更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站在展品前,团队成员认真聆听解说,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吴地先民的生活场景。博物馆还保留了约500平方米的遗迹发掘现场,大量陶器残片、烧土块等遗迹清晰可见。团队成员通过数字化电子触摸屏、多媒体展示和互动体验等现代科技手段,更加直观地感受了吴文化的魅力。玻璃地面的设计更是让脚下的遗迹发掘现场一览无余,团队成员一低头便能欣赏到千古遗留的吴地遗址,深刻体悟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韵味。
三、追寻泰伯足迹:泰伯庙的敬仰
离开梅里遗址博物馆后,实践团队来到了古朴庄严的泰伯庙。这座庙宇古朴典雅,每一处都透露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厚重,不仅见证了泰伯让国之德的辉煌历史,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一踏入泰伯庙,团队成员就被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庄重的氛围所感染。庙内珍藏着许多历史文物和碑刻,包括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碑文,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泰伯庙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无声地诉说着泰伯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进入主殿,映入眼帘的便是泰伯雕像,服饰按照周朝头戴冕旒,庄重肃严。让团队成员肃然起敬。在泰伯庙内,团队成员不仅欣赏了精美的碑刻与牌匾,还深刻反思了泰伯的让国之德。泰伯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让全体成员深受震撼和感动。
文化考察 —— 学生们首先参观了泰伯庙,深入了解泰伯的生平和贡献。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对泰伯的道德观念和治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四、吴文化的宣讲:石碑社区的共鸣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吴文化的魅力,实践团队来到了江阴市石碑社区进行吴文化宣讲活动。这次宣讲由实践团队和社区居民共同策划和实施,通过文物图片、文字介绍等多种形式讲述泰伯奔吴的故事以及吴文化的发展历程。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与社区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交流。他们共同探讨了吴文化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发展以及传承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巧借创新活水为文化赋能,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网络化等扩大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五、结语:文化传承的使命与担当
此次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无锡梅里古镇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通过参观访问吴地博物馆、寺庙、等场所,团队成员不仅深刻了解了吴文化的内涵与韵味还亲身体验了吴地先民的生活场景和智慧结晶。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宣讲活动激发了公众对吴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了公众对吴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精神洗礼。它让学生们在追寻泰伯足迹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未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的政策加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