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化学与药学学院光合碳净先锋队深入了解工厂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并推动减排的社会实践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力求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经查阅文献并由团队成员讨论,由于广西、山东、甘肃三个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条件上差异显著,为调研提供了丰富样本,确保结果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全面性,最终确定以该三省工厂二氧化碳排放情况作为主要调研对象。团队队长张凯创新性地提出将自主研发的光催化剂及其一体化装置应用于工业领域,为工厂提供高效环保的空气质量管理与二氧化碳减排意见。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跨领域合作,整合环保、能源、材料等多领域专业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合力,致力于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5年1月11日至14日,团队成员陆续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开展线下会议,集思广益制作安全预案、线上问卷和线下访谈提纲,熟悉项目、分配任务。他们针对工厂员工和普罗大众,分别设计了不同角度的面对面访谈稿件。面向工厂员工,重点关注二氧化碳排放认知、减排困难、光催化技术设备推广等方面;面向大众,则聚焦于对当地工厂排放印象、现有减排措施评价以及对空气质量管理新方案的看法等。1月15日开始,项目顺利进入中期调研阶段,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部分团队成员进行宣传工作,在各类媒体如院校官Q、新闻网等发布宣传稿和新闻稿,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认知;同时,向各大高校学生群体发布调查问卷,以便了解他们家乡的工厂二氧化碳排放等相关情况,更全面地了解各方需求与建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方案提供有力支撑,为节能减排提出更可靠的建议。另一部分团队成员则基于对工厂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的精准把握,剖析减排困难,熟悉自创的光催化一体化设备,开展线下实地访谈,与公众的深入交流。团队在推进实地调研的同时,通过线上调研问卷的传播,向社会公众普及光催化技术及其一体化设备的创新性和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性,积极宣传项目亮点和创新点,提升企业和公众对环保行动的认知与参与度。
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团队成员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感。尽管作为大学生,能力与项目规模有限,光合碳净先锋队却热情不减、全力以赴,期望通过此次实践,能为工厂二氧化碳减排贡献绵薄之力。他们用行动彰显对环保的担当,利用寒假为绿色发展添彩。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回应,展现了他们用知识与行动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助力美丽中国绿色画卷的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