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架桥,育梦远航:南通大学云支教云讲堂实践感悟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南通大学云支教云讲堂的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完成了一次知识传递与自我成长的双向奔赴。
初涉云支教,我满怀期待又略带紧张。面对线上教学这一全新模式,一切都要重新摸索。为了讲好第一堂课,我反复钻研教学内容,查阅大量资料,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还提前多次模拟授课,调整语速、语调,力求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知识。然而,当真正面对镜头,开启直播时,紧张感还是如潮水般涌来。但看到屏幕那头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期待的眼神,我深吸一口气,努力镇定下来,按照准备好的节奏开始授课。
教学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网络卡顿是最常遇到的难题,有时一句话要重复好几遍才能顺利传达,互动环节也因延迟而变得有些“坎坷”。但我和孩子们都没有被这些困难击退,大家相互理解、耐心等待。为了让课程更生动有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我引入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人物情感;科学课上,我播放趣味实验视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看到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我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
除了教学,与孩子们建立情感连接也是云支教的重要收获。课后,我们会像朋友一样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有个孩子兴奋地告诉我,他因为我的鼓励,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还有孩子遇到烦恼时,会向我倾诉,寻求建议。这些时刻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陪伴与呵护。
在云支教过程中,团队协作的力量也让我深受触动。我们定期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交流遇到的问题。当我在教学方法上遇到瓶颈时,团队成员纷纷出谋划策,分享自己的成功案例和独特见解。大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让我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力量。
回顾这段云支教经历,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更是对教育意义的深刻理解。它让我明白,教育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打破地域限制,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户。每一次看到孩子们因为新知识的掌握而露出开心的笑容,每一次收到他们充满感激的话语,我都深感自己的付出是如此有价值。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这段云支教云讲堂的经历,是我青春岁月中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在实践中锻炼,在奉献中成长,更让我坚定了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未来,我将带着这份热爱与责任,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行,用知识和爱心为更多孩子点亮梦想,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华章
- 开源节流,探索中水处理新可能
- 2025年寒假期间,一支由四名跨学科大学生组成的"水润万物"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长沙市多个商业区与社区,围绕城市建筑中水处理系统的应用现
- 02-17 关注:2
- 凝聚统一战线力量,绘就基层民生篇章
- 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基层网格化建设的发展现状与阻力,追寻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的构建路径,探索创新基层治理与新时代统战
- 02-17 关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