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铸牢教师理想信念,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素养,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光寻梦队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于2025年1月11日至25日开展社会实践之旅,奔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柳州市、南宁市、玉林市、来宾市;广东省东莞市;重庆市;山东潍坊市,寻访各优秀教师,深刻领悟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三十载教育路,桃李满天下
团队成员步入广西柳州市,寻访了陈达春老师。作为一名高中物理老师,陈达春老师在教育这片沃土上已经耕耘了三十余载了。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物理知识,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陈达春老师说: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他们今后从事高新技术研发和利用也有很大帮助。”每当陈达春老师听到自己曾经的学生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他都会感到无比的幸福与成就感。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认可。
思政细雨润青春,静待花开育栋梁
团队成员步入广西玉林市,寻访了玉林市第一中学的刘华坤老师。从教二十一年,担任班主任十六载,她用智慧的微光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用耐心的清泉浇灌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刘华坤老师曾说:“政治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生活的镜子。”她的教学方法正如她所说,充满思想的碰撞。作为班主任的她,处理班上同学的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当同学有争执时,她会将问题提出让全班同学一同分析;当遇到沉迷游戏的同学时,她会耐心聆听同学的原因,找到适合该同学的学习方法引导他成长。她说: “每位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读懂他们,比说教更重要。”刘华坤老师用二十一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教育,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而在于唤醒多少灵魂。
点亮历史星空的引路人
团队成员步入广西南宁市,寻访了王海杰老师。作为一名历史老师,王海杰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纪录片和历史图片等素材,让历史事件生动呈现。这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人物内心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王老师还发起成立了学校历史社团,让学生有发挥的平台。在聊到即将踏上师范岗位的学生时,王老师着重强调了“责任”二字。他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教师肩负培养下一代学生的重任,一丝一毫都不能懈怠。”在教育的道路上,王老师仍然继续以坚定的步伐前进,书写着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析物理万象,塑灵魂璞玉
团队成员步入广东省东莞市,寻访了詹师锐老师。在与詹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詹老师提到了他刚刚成为一名教师时的焦虑,幸而当时前辈的指导让他能顺利度过难关。这也使詹老师一直对教育行业充满期待,希望自己也能像当初的老教师一样,帮助更多年轻老师。在教学上秉持“全力以赴,但求无悔”的理念。在寻访的最后关头,詹老师还想对年轻教育者说,微课教学是提升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一定要重视起来。詹老师希望能与各位教育者携手前行,为学生的未来点亮明灯,培育更多栋梁之材。
山川为墨,育梦成林
团队成员步入山东潍坊市,寻访了高果亮老师。 高果亮老师与地理教育的缘分始于年少时山川湖海的好奇,这份热爱一路延续,成了他教育生涯的注脚。高老师上课时常说:”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学科,而是打开世界的钥匙。”在他的课堂上经常能听见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声和精彩的发言。他总会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高老师的心中,教育的核心是育人。他常说:“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每一届学生都是新的风景,每一次教学都是新的探索。”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地理专业,他的存在给地理教育留下璀璨而深刻的印记。

此次寻访,使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力量与各位优秀教育家的付出。师光寻梦队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更多的教育实践,为广大青年学生做好榜样的作用,为培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