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小橙故事”实践队:探寻吒溪河畔体旅融合新业态,守望长江生态文明新发展
7月 8日下午,在湖北秭归县水田坝乡吒溪河畔,“小橙故事”实践队队员们的身影穿梭在层叠的脐橙园中;崭新的离地运动设施沿江蜿蜒,与澄澈碧透的长江支流共同勾勒出一幅产业革新与生态守护共生的崭新画卷。
图为水田坝村脐橙园
脐橙早已是秭归县的闪亮名片。在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与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战略指引下,秭归的脐橙产业升级已迈向深水区。据悉,秭归县的“九月红”、“伦晚”等优势脐橙品种已实现高接换种大面积覆盖,有效拉长了鲜果供应周期,规避市场集中上市风险,真正做到了“一年四季有鲜橙”。此外,物联网监测系统与智能水肥一体化装备在核心示范园深度应用,实现了墒情精准感知与资源按需投放。
图为秭归县四季脐橙种植品种
除了依靠发展脐橙产业,水田坝村依托吒溪河优良生态基底与峡谷地貌,实践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推动体育与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打造特色离地运动小镇。
图为吒溪河水上运动之一“摩托艇”
实践队在沿河考察中了解到,吒溪河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质生态载体。已建成的标准化滑翔伞起飞场、动力三角翼跑道、登山步道及水上桨板基地,巧妙融合了本地山高水清的地理特点,“体育+”项目撬动乡村消费场景深度重构,这高度契合了“两山”理论指导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对非耕地山地资源创新利用的典范。
图为吒溪河离地小镇游玩项目
作为三峡库区首县,秭归县一直肩负着“一江清水东流”的特殊使命。发展好脐橙产业的同时,吒溪河沿岸已实施系统的生态护坡与湿地净化带建设,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并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沿江村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覆盖率已达98%,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90%,显著削减了农业面源污染入江负荷。
图为吒溪河景区油画宣传图
从“一颗橙”的科技化、品牌化蜕变,到“一条河”催生的体旅融合新业态,再到“一江水”守护中的制度创新,秭归县在水田坝乡吒溪河流域的实践,是国家乡村振兴与长江大保护战略在县域层面的精准落地;守护绿水青山不是发展的束缚,而是开启金山银山宝藏的“金钥匙”。当每一寸土地都遵循生态优先的法则焕发生机,当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科技赋能的希望,长江经济带的绿色交响曲,在秭归的橙园碧水间奏响最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