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 汲取红色力量赋能体教融合
近日,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基层服务践行团来到图木舒克市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开展“追寻屯垦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感悟屯垦戍边历史,团员们在红色精神的洗礼中凝聚奋进力量,为正在当地开展的基层体教融合服务锚定方向、汲取动能。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谢美莹供图
走进博物馆,序厅中“屯垦戍边人物浮雕”无声诉说着千年历史,电子沙盘上的屯垦地图勾勒出历代开拓者的足迹。在“古代屯垦戍边史”展区,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的开拓壮举,到唐代蔚头州的屯垦遗迹,再到清代屯垦军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团员们驻足凝视文物史料,深刻体会到“屯垦兴则边疆稳,屯垦强则边疆兴”的历史逻辑。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郭梦凡供图
“兵团建设史”展区,“军垦第一犁”的雕塑、大生产运动中的锄头镰刀、兴修水利时的老照片,生动再现了兵团战士“一把锄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边疆”的奋斗岁月。当听到讲解员讲述兵团人在戈壁荒滩上开垦良田、在风雪严寒中守护边疆的故事时,团员们纷纷表示,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与体育人追求卓越、顽强拼搏的品格高度契合。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张焱硕供图
“三师发展史”展区,从“会战叶河”的艰苦创业到“密筑中巴公路”的众志成城,从脱贫攻坚的丰硕成果到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一幅幅发展画卷让团员们真切感受到三代屯垦人用血汗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翟泳淇供图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紧密结合服务使命展开讨论:* 在“军垦文化墙”前,探讨如何将感人的屯垦故事融入社区体育活动的“文化导入”环节。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王自洁供图
* 在展示屯垦事业成就的展板旁,构思以“军垦精神”为载体,设计面向社区儿童的“边疆小英雄成长营”红色体育游戏。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于迪茹供图
在“边疆发展区”展区,我们计划将“红色基因+体育教育”的模式融入后续社区暑假体育课堂设计。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梁静 供图
实践团指导老师王广通指出“屯垦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创造奇迹,靠的是信念与坚持。我们现在开展基层体教融合服务,要学习这种精神,克服场地、资源等困难,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
图为石河子大学“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实践团 陈乐山 供图
此次参观学习,让践行团成员对“屯垦戍边”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家一致认为,红色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推动工作的动力源泉。接下来,团队将把从屯垦历史中汲取的担当精神、奋斗精神融入基层体教融合实践,通过开展体育课程支教、运动技能培训、体质健康监测等服务,让体育赋能边疆青少年成长,用青春力量续写屯垦新篇,让红色基因在体教融合的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
团队名:石河子大学体育学院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锦绣街道玫瑰苑社区“文润边疆铸魂,体教融合育人”基层服务践行团
通讯员:王自洁 梁 静 翟泳淇
指导老师:王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