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南通大学“聚彩育苗”志愿服务队赴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花桥社区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物理实验,互动游戏等创新形式,将学业辅导与科普教育有机融合,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充实且富有意义的一天。
暖心辅导筑根基点滴陪伴助成长
活动中,志愿者们为现场约30名来自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儿童提供了课业辅导。针对孩子们在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志愿者们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结合实例,引导他们掌握解题思路与方法,帮助他们完成暑期作业中的难点。在近两小时的辅导中,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变得积极提问,学习氛围十分热烈,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当日的学习计划。
趣味科普实验,探究大气压力
科普教育环节以“纸压尺”物理实验为核心展开。主讲志愿者由生活中的跷跷板现象引导孩子们初步理解力臂与力矩的平衡关系,为后续的实验做足了铺垫。实验的核心问题是“一张A4纸能否压住一把悬空的尺子”。志愿者仅用一张平铺的A4纸就稳稳抵挡住尺子另一端下落小球的冲击。
图为张陈同学为小朋友讲解实验步骤 张晓露摄
为了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大气压力,志愿者现场演示了“马德堡半球”的简化版实验。他邀请两名小朋友上台,协力尝试拉开两个紧密吸附的吸盘,而此时的吸盘之间没有了空气,大气就把它们紧紧压在了一起。志愿者解释道,“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威力,相当于每平方米的面积上站着两头大象。”“那我们为什么没被压扁?”有小朋友举手提问。志愿者解释:“因为我们身体里也有空气,内外压力一样,就像吸盘漏气了就吸不住了。”志愿者边说边进行示范,用胶带粘在一叠纸的上方,用最快速度向上提,纸无法被提起,但用缓慢的速度提,纸就能被提起来,其中的原因是因空气有了一个进入的时间。志愿者最后总结道:“这背后就反映出了以柔克刚、滴水石穿的道理,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用时间去撬动。”整个实验环节逻辑清晰,互动频繁,成功地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

图为小朋友们积极踊跃发言 张晓露摄
“聚彩育苗”播希望志愿微光聚星河
课业辅导传递的不仅是解题技巧,更是循循善诱的师长情怀。我们守在社区课堂的方寸之间,面对孩童的求知目光,更要播撒探索的种子,秉持陪伴的初心,并以暖暖真情书写担当。南通大学“聚彩育苗”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在更多社区常态化开展类似项目。团队将致力于拓展服务内容与形式,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少年儿童搭建更丰富、更专业的课外学习与兴趣发展平台。通过学业辅导和多样化的科普实践活动,期望能持续激发社区儿童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精神,助力他们在知识的积累和科学思维的启蒙中健康成长。(通讯员:陈丹玉 路瑶)

图为参与人员合影 张晓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