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关爱老人,青春同行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关爱老人,青春同行
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5日电(通讯员 刘骄阳)为传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品格、服务社会,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0日至7月24日,深入青岛市城阳区幸福家园老年公寓及周边社区,开展了为期15天的“关爱老人·青春同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贴心陪伴到智能帮扶,从健康关怀到文化传承,队员们用真诚与专业为百余位老人送去了夏日的清凉与温暖。
初入老年公寓,队员们便被老人们期盼的眼神打动。这里共有入住老人112位,平均年龄79岁,其中空巢老人占比68%,不少老人因子女常年在外工作,日常起居多靠护工照料,“有人说话”成了他们最朴素的愿望。队员们没有急于开展“服务”,而是先以“倾听者”的身份走进老人的生活。他们分成5个小组,每天上午轮流到老人房间,或坐在床边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或搀扶着在庭院里散步,聊聊天气与家常。78岁的周爷爷是位退休铁路工人,家里珍藏着一叠泛黄的工作证,见证了他从蒸汽机车到电力机车的从业历程。“这是1975年我第一次值乘长途列车时发的,当时跑一趟要三天三夜,累是累,但看着旅客平安到达,心里特踏实。”老人翻着工作证,眼神里满是自豪,队员们静静听着,偶尔递上一杯温水,或是帮老人拂去相册上的灰尘。“平时没人听我说这些老故事,你们来了,我这心里亮堂多了。”周爷爷的话,让队员们明白,陪伴的真谛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用心听”。为了让更多老人感受到被关注,队员们还发起了“时光信箱”活动,鼓励老人写下想说的话,无论是对往事的回忆,还是对子女的思念,都由队员们整理成图文手账,再送到老人手中。

图为实践队成员初到老年公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骄阳供图
在与老人的相处中,队员们发现,“数字鸿沟”是困扰许多老人的难题。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扫码支付、在线挂号、视频通话等功能已成为生活必备,但对老年群体而言,这些便捷工具却常常变成“拦路虎”。为此,队员们迅速组建“数字助老”小组,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牵头,结合老人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帮扶。他们先通过问卷调研,梳理出老人最常用的8项功能——视频通话、健康码申领、天气预报、线上缴费、公交查询等,再编写成《适老化智能手册》。手册放弃专业术语,用大号字体、手绘图示和简单指令拆解操作步骤,甚至贴心标注“弄错了按这个键返回”的应急方法。培训课上,队员们采取“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模式,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除了基础操作,队员们还关注老人的信息安全,专门开设“防诈骗小课堂”,用本地真实案例讲解“冒充子女借钱”“虚假保健品推销”等常见骗局,教老人“不轻易点链接”“不随便转账”“遇事多跟子女商量”。截至活动结束,队员们用专业知识为老人搭建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让他们在智能时代“不掉队”“不迷路”。

图为实践队队员教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骄阳供图
同15天的实践转瞬即逝,离别的那天,老年公寓的院子里格外热闹。老人们拉着队员的手不舍放行,往他们包里塞着自己做的鞋垫、晒干的草药。他们的坚韧与乐观,是给我们最好的成长礼物。
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队员表示,此次“关爱老人,青春同行”实践活动是一场跨越代际的相遇,是温暖的互换,是责任的接力,更是成长的共鸣。当青春的朝气遇上岁月的沉淀,碰撞出的不仅是感动,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青年接过“爱心接力棒”,用行动诠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真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锌梦未来社会实践队成员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赵英乐供图
    作者:刘骄阳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锌梦未来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公管学子杭城湿地行!探索湿地如何绘就生态惠民画卷,铺展绿水青山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关爱老人,青春同行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赴荣成市东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赴荣成东埠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开展村庄走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赴荣成实践服务团赴成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赴荣成开展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走进社区,为儿童暑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