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光合启能实践队前往胜利海油实训基地开展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这座集技术实训、技能认定、安全演练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基地,队员们近距离接触石油行业实操场景,深入了解石油开采全流程的技能培养体系,为理解能源行业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搭建了直观桥梁。
“这里的每一台设备、每一套流程,都是对海上石油平台现场的 1:1 复刻。” 实训基地指导员的介绍让队员们眼前一亮。胜利海油实训基地由注采输、工艺自动化、电力运维、泵修维保、VR 仿真、完井工艺、PLC 编程、安全技能八大功能模块组成,共配备各类装备 120 台,全面覆盖石油开采从井下到地面、从设备运维到智能控制的全链条实操需求。
图一 石油开采井口设备及配套的管汇系统
图二 计量分离器和双腔计量装置
在 VR 仿真模块,队员们看到虚拟场景中可模拟井喷应急处置、设备故障排查等高危或高成本场景,保障实训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低成本反复演练;而在工艺自动化与PLC编程模块,各类智能控制柜、自动化阀组有序排列,指导员演示了如何通过编程实现采油流程的精准调控,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石油行业的赋能。
图三 实践队员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参观精准调控中心
“进入场地必须遵守秩序,不得追逐打闹;未经老师检查确认,严禁擅自操作任何设备。”实训基地入口处的《入场须知》格外醒目。指导员强调,石油行业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安全是实训的首要前提,所有设备操作前,需由培训老师对流程、设备、仪表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处于安全状态后方可开展实操,这一要求贯穿实训全过程。
图四 实践队员在指导员的带领下了解实训基地情况
在泵修维保模块,队员们看到整齐摆放的拆解泵体与维修工具,墙上悬挂的操作流程图详细标注了“拆卸顺序”“零件检查要点”“安全防护措施”等细节。“哪怕是一颗螺丝的安装角度,都可能影响设备运行安全。”指导员的话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既是技能要求,更是责任担当。
同时,实训基地的“绿色基因”同样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印象。在电力运维模块,新能源供电设备与传统油气设备并列展示,指导老师介绍,基地正逐步融入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实训内容,助力石油行业人才向“油气+新能源” 复合型能力转型;而安全技能模块中,针对酸性气体处理、低碳钻井液回收等绿色工艺的演练项目,更是直接呼应了国家“双碳”目标下石油行业的转型需求。
此次胜利海油实训基地之行,让光合启能实践队队员们对石油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从设备实操到安全规范,从传统工艺到绿色创新,队员们深刻理解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科技创新的“硬实力”,更需要技能过硬、理念先进的“软实力”。需要石油人们不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探寻能源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以青年之力传承胜利精神,践行时代使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光合启能实践队
通讯员:管勇吉、王世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