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翠微茶旅实践队于6月22日至6月27日在南京黄龙岘茶文化村开展“文旅融合,茶香富民——以南京乡村为例探索特色产业就业新模式”社会实践项目,帮助完善南京乡村茶产业“文旅+就业”融合发展模式,助力村民就业增收,提升乡村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知名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为社会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一叶知金陵,叩响茶旅的晨钟
首站抵达黄龙岘茶文化村时,茶园的清香与村落的古韵交织成独特的画卷。队员们登上茶山,先对当地茶旅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考察;在参观并了解了基本的发展模式后,为深入体会目前发展模式的效果等,成员们在街道上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简单交流;后又深入村民与茶农家中访谈,从市场反馈与从业者视角,立体捕捉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痛点。调研发现,这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茶旅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品牌推广与产业延伸上仍有提升空间。
云间播新绿,茶香跃过屏幕来
离开黄龙岘,实践队转入资料整理与线上宣传筹备。他们系统梳理雨花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茶厂信息,精心撰写直播策划方案。虽与部分茶厂的合作洽谈未能达成共识,但队员们迅速调整方向,决定自主开展直播宣传,并通过网络平台提前预热,力求让更多人知晓这枚承载南京记忆的绿茶。
6月27日,首场以南京雨花茶为主题的抖音直播如期开播。镜头前,翠绿的茶芽舒展身姿,队员们从雨花茶的起源、制作、传承和品牌四个方面娓娓道来、细致讲解。直播峰值时在线人数超50人,累计吸引159人次观看,收获4814次点赞,评论互动率达33.33%。这场直播不仅让雨花茶的知名度得到提升,更让其背后的文化故事触达更多受众。
茶香融百味,酿出富民新滋味
实践带来的启示清晰可见:问卷调查显示,大众对雨花茶的认知多停留在“听说过”的层面,提示可进一步通过短视频矩阵等网络形式扩大宣传,结合采茶场景、茶艺展示制作科普内容;而游客对黄龙岘现有发展模式的认可,印证了茶旅融合的可行性,未来可增设亲子采茶、茶艺体验等研学活动,联动餐饮推出茶食套餐,增强产业附加值。
采访中也发现,黄龙岘虽通过品牌化提升了茶叶售价,但仍依赖传统销售渠道与经验种植,缺乏应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预案,对电商等新渠道的运用尚显不足。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未来产业升级的突破口。
从茶园调研到线上直播,翠微茶旅实践队以青春之力传播“茶香富民”的理念。他们的探索,不仅为茶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窗,更以实践为笔,如雨花茶芽冲破泥土的力量,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勾勒出特色产业赋能就业的清晰脉络。当雨花茶的清香乘着网络的东风飘向远方,当茶旅融合的路径在实践中愈发明晰,这片土地上的茶香定能浸润更多人的生活,催生出富民兴村的繁茂图景,让乡村振兴的乐章在绿水青山间奏响更雄浑的交响。

图为队员在采访黄龙岘茶农
东南大学 王鑫佳 摄

图为队员在浏览茶文化村政策
东南大学 王鑫佳 摄

图为雨花茶宣传直播
东南大学 梁錡煊 供图

图为队员合照
东南大学 王鑫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