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文博史者团队与安徽博物院开展“寻脉文都:桐城派大揭秘”与“寻迹明风:解码中都气象”双主题社会教育课堂,通过学术讲解、手工实践与展厅实证的三维联动,为青少年构建传统文化深度认知体系。活动由我院“文博史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博物院共同实施,开创博物馆教育新模式。

上午课程聚焦桐城派文化传承,团队以桐城文庙为起点,阐释地理环境对学派形成的影响,系统梳理桐城派发展脉络,重点剖析姚鼐“义理、考据、辞章”理论体系及其文学贡献,并深入探讨该学派礼让文化在古代社会的实践价值。为强化文化内化,课程增设“诗文灯笼”手作环节,学员将经典篇目誊写于灯笼绢面,通过传统工艺实现文本记忆的活化传承。

下午课程深度解码明中都营造技艺,全面介绍明中都建城历程、文化地位及建筑特征,专题分析深雕工艺对建筑形制的革新性影响,结合传统文化与宫廷建筑的融合案例展开跨时空对话。在“彩绘团扇”创作实践中,学员提取传统建筑元素进行艺术再创作,现场涌现多件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审美的个性化作品,彰显青少年对传统智慧的创造性理解。
每课均配套展厅实证教学,组织学员参观对应文物展品,通过实物细节观察验证课堂理论,形成“学习-验证-反思”认知闭环。现场提问互动率高,学员主动比对姚鼐手稿真迹、徽派建筑构件等实物史料,实现抽象知识的具象转化。活动突破单向知识传授模式,以三重文化浸润路径——学术深度支撑、手工实践转化、文物实证强化——推动传统文化深度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