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盛唐拾光——以青年之力护文脉、传文化、创新意、弘传统

盛唐拾光——以青年之力护文脉、传文化、创新意、弘传统
  2025年7月——盛夏的古都西安迎来旅游旺季。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盛唐拾光”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大雁塔广场,以“文化保护、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为主题,面向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开展志愿服务与主题宣传,在服务中守护千年古建文脉,在互动中激发公众参与,共同营造文明、有序、温度十足的游览环境。
一、用专业做“第一站”的守护:旅游咨询引导与防暑保障
  团队在景区入口及人流集中区域设置固定咨询点,为游客提供景点导览图、最佳游览路线建议、周边交通换乘、餐饮住宿及公共设施位置等一体化信息服务。
  针对高温天气,团队备齐藿香正气水、矿泉水、扇子等消暑物资,并组织成员完成急救与中暑处置培训,建立“发现—判断—处置—转介”四步响应机制,协助游客及时应对中暑、脱水等突发情况,切实提升暑期游览的安全感与舒适度。
二、以倡导汇成“文明流量”:文明旅游与文物保护公益宣传
  围绕暑期客流高峰与古建筑特点,团队重点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与大雁塔古建保护常识,倡导“禁止攀爬刻画、保持环境整洁、轻声交谈、有序排队”等文明规范。
  在广场周边同步开展“定点宣讲+流动提示+互动问答”三位一体宣传:
  定点宣讲:定时讲解大雁塔历史价值与保护要点,强化游客的共情与守护意识;
  流动提示:在人流密集处柔性劝导不文明行为,提供替代性友善指引;
  互动问答:设计“护塔小测”“文明打卡”等小游戏,让知识传播“好看又好玩”。
  团队还在古建范围内自发进行卫生维护,以实际行动带动游客不乱扔垃圾、共同维护景区环境。
三、把传统装进“新容器”:文化创意开发与传播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看得见、带得走、愿分享”,团队结合盛夏场景推出便携式文创小物与线上传播矩阵:
  清凉文创:设计具有唐风元素的折扇、环保袋与明信片,图案取材于经幢纹样、塔影剪影与经典诗句;
  主题传播:通过短视频、图文长条科普“古建如何保护”“文明旅游小贴士”,联动话题引导公众参与“我为大雁塔文明代言”。
  活动策划参考了既有实践中“致敬景区守护者、用青年视角记录一线坚守”的传播方式,使文化传播更具温度与力量。
四、青年声音
  实践小队表示:“保护文化遗产,既需要专业部门的系统保护,也离不开每一位游客的点滴自觉。我们愿做把传统文化‘讲清楚、传出去、用起来’的小小火种。”
  游客代表反馈称,现场咨询与清凉物资“很及时、很贴心”,互动问答“既涨知识又更愿意配合文明游览”。
结语
  千年塔影,照见的是历史的厚度,也是当代的温度。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以专业服务、文明倡导与创意表达,让古建保护“可感可及”、让优秀传统文化“可见可传”,在炎炎夏日为大雁塔汇入一抹清新而持久的青年力量。


图1 “盛唐拾光”小队前往大雁塔


图2 实践小队成员参与大雁塔广场卫生工作


图3 实践小队成员筹备消暑物资与互动奖品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盛唐拾光”社会实践小队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鞍钢转型:钢铁巨人的绿色答卷
  • 7月23日至24日,东北大学"马院赴辽宁鞍山社会实践团"前往鞍钢博物馆、鞍钢生态园、大孤山铁矿等地点开展研学活动。通过观摩绿色化生产
  • 08-23 关注:0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