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联农实践团访幽幽谷,一场生态与文化完美融合的乡村之旅
中郝峪村幽幽谷,静卧于鲁山主峰东侧,是一片被绿意深度包裹的 “天然秘境”——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 96% 以上,清澈溪流顺着山谷蜿蜒流淌,叠翠峰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繁茂林木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独特的地理环境赋予其绝佳的气候优势,夏季平均气温始终保持在 26 摄氏度以下,凉爽宜人的体感与清幽秀丽的景色,使其成为休闲度假、养生体验的绝佳去处。近日,青鸟联农实践团专程来到此处,只为亲眼见证幽幽谷 “生态与文化共生” 的独特魅力,沉浸式体验当地传承已久的农耕文化。
踏入幽幽谷,实践团成员便被眼前的生态美景所震撼:山间清风裹挟着草木与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抬头可见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斑驳光影,低头能赏溪流中自在游弋的小鱼、岸边肆意绽放的野花。沿着石板路漫步,耳边是鸟鸣虫吟与潺潺水声交织的自然乐章,每一步都仿佛走进了天然画卷。除了欣赏美景,实践团还深度参与当地农耕文化体验与乡村旅游项目:在农户的田地里,成员们拿起农具学习耕地、播种,感受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农耕辛劳;在农家院落中,跟着村民学做手工煎饼、山野炖菜,指尖触碰面粉的粗糙、鼻尖萦绕饭菜的香气,让乡村生活的烟火气直抵人心;与当地村民聊天时,大家被他们淳朴的笑容、热情的话语所感染,一句 “来家里喝碗水” 的邀约,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据幽幽谷风景区负责人介绍,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景区已探索出多元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精准覆盖不同游客需求:“乡村农家乐型” 主打地道农家食宿,让游客在土坯房里住一晚、吃一顿农家菜,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休闲娱乐型” 设有真人 CS、峡谷漂流等项目,满足年轻人追求刺激的游玩需求;“养生度假型” 依托清幽环境打造康养民宿,配套瑜伽、冥想等养生课程,吸引注重健康的游客;“山峪餐饮型” 聚焦山野美食,在溪流边搭建特色餐台,推出 “溪水炖鸡”“野菜宴” 等限定菜品;“家庭农家型” 以家庭为单位提供个性化服务,设置亲子农事体验、手工制作等活动,适合全家出游;“休闲采摘型” 开辟果园、菜园,让游客亲手采摘新鲜果蔬,感受丰收的喜悦。这些模式不仅让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加丰富多元,更带动当地农民实现 “家门口就业”—— 不少村民经营起农家乐、担任景区导游或参与农副产品销售,收入来源大幅拓宽,乡村经济活力持续提升。
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幽幽谷风景区的创新举措同样令实践团印象深刻。为提升产品附加值,景区将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打造成 “高端品牌情调产品”,从猕猴桃、板栗等生鲜果蔬,到蜂蜜、山核桃等深加工产品,每一款都经过严格筛选与品质把控。景区建立了完整的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的种植、加工全过程,包括施肥记录、检测报告等,真正实现 “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同时,景区全力构建 “吃、住、游、娱、购” 一体化乡村旅游特色服务体系:“吃” 有农家菜、特色宴席与美食 DIY 体验,游客可亲手制作博山豆腐箱、手工面条;“住” 涵盖民宿、农家乐、露营帐篷等多种选择,既有传统石屋改造的温馨民宿,也有适合年轻人的潮流露营地;“游” 包含峡谷观光、山林徒步等生态项目,沿途设置观景台、休息驿站;“娱” 有篝火晚会、民俗表演等活动,夜晚的山谷里,村民与游客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热闹非凡;“购” 则开设特色商店,售卖手工艺品与原生态农副产品,让游客能带走满满的 “乡村记忆”。
更让实践团动容的是,幽幽谷风景区始终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核心使命。在景区农户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进田间地头与养殖院落:田埂上,翠绿的蔬菜长势喜人,农户详细讲解着不同作物的种植技巧 —— 何时播种、如何施肥、怎样防治病虫害,每一个细节都饱含农耕智慧;养殖区里,鸡鸭成群、牛羊悠闲,农户分享着家禽家畜的饲养周期与管理要点,比如如何根据季节调整饲料、怎样预防常见疫病。通过这些直观的展示与讲解,实践团不仅了解到农耕文化的历史渊源,更深刻认识到其在当代乡村发展中的现实意义,对 “粒粒皆辛苦” 的内涵有了更真切的体会,也愈发珍视这份承载着民族记忆的传统文化。
此次幽幽谷之行,对青鸟联农实践团而言,是一场兼具生态之美与文化之韵的乡村之旅。成员们既领略了幽幽谷的自然秀丽,也触摸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见证了生态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今,幽幽谷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体验乡村生活。相信未来,幽幽谷风景区将继续发挥 “生态 + 文化” 的双重优势,在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鞍钢转型:钢铁巨人的绿色答卷
- 7月23日至24日,东北大学"马院赴辽宁鞍山社会实践团"前往鞍钢博物馆、鞍钢生态园、大孤山铁矿等地点开展研学活动。通过观摩绿色化生产
- 08-23 关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