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古法新酿薪火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子金醇古酒业专访

  2025年7月25日,仲夏长武,醇香氤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应共青团长武县委邀约,深入陕西金醇古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醇古酒业),开启了一场融合深度调研、生产实践与市场洞察之旅。在这里,实践团成员通过与生产部兼技术质检部长胡凤妮、销售骨干樊晓凤及资深库管孟相民等关键人物的深入对话,触摸到一坛醇香背后,传统酿造技艺在新时代的脉动与传承。

古法酿造,非遗传承的醇厚基石

  步入厂区,“醇古牌”的标识静静诉说着品牌与地域文化的血脉相连。胡凤妮部长二十余载躬耕于生产与质量一线,她揭开“金醇古”之名源于长武古称“鹑觚”的谐音传承。在陕西凤香型白酒的宏大版图中,金醇古选择了一条以质取胜的深耕之路。“规模非我所长,品质是立身之本,”胡凤妮强调。从原料的严苛筛选到固态法发酵的工艺坚守,金醇古将“让消费者喝到放心粮食酒”的理念融入每一滴酒液。更值得瞩目的是其灵魂人物——非遗传承人胡江峰先生,他不仅守护古法酿造之秘,更于去年倾力打造非遗馆,让无形的文化遗产有了可触可感的传承空间。古法酿造,是金醇古不可复制的基因,更是其穿越市场风雨的定海神针。

胡凤妮(左)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范恒 摄

匠心品质,赢得舌尖与市场的双重认证

  品质的承诺,最终由市场与消费者的舌尖来检验。销售一线的樊晓凤带来了最鲜活的反馈:在咸阳地区,金醇古凭借“物美价廉”的质价比优势,赢得了消费者坚实的认可度。当被问及客户最关注的问题,樊晓凤道出了有趣的观察:常有顾客疑惑未见酒厂烟囱冒烟或路边晾晒酒糟。这恰恰成为金醇古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注脚——响应国家环保政策,酒厂已完成从燃煤锅炉到燃气壁挂炉的清洁化转型;酒糟亦由养殖大户定期回收,告别了影响市容的露天晾晒。谈及核心宣传点,樊晓凤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古法酿造”这一金字招牌,并热情邀请大众参观非遗馆,亲见传统工艺的现代演绎。这份自信,源于对品质的绝对底气。


樊晓凤(左)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范恒 摄

时光窖藏,工匠精神的无声浸润

  在恒温恒湿的库房里,时间仿佛以另一种方式流淌。1991年便投身酒厂的孟相民,三十余载光阴沉淀为对库管与调酒工作的极致专注。他每日的必修课,是细致巡检每一个酒坛,确保无一渗漏。当被问及酿酒核心,孟师傅以朴实言语勾勒出严谨工序:拉粮、制曲、出窖、加粮、蒸馏、摊凉、入酵……环环相扣。他特别指出,入酵温度的控制是真正的技术命门,“温度高了,酸多酒无”,寥寥数语道尽微毫之间定成败的酿造哲学。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这份对分寸感的极致追求,正是金醇古品质背后最深沉、最无声的工匠精神。

孟相民(左)与实践团成员交流 范恒 摄

  当青春的目光投向千年酒香,实践的意义已超越调研本身。大学生们得以窥见,一块“非遗”招牌背后,是胡凤妮对原料与工艺数十年如一日的严苛把关,是樊晓凤在销售终端对消费者信任的悉心呵护,更是孟相民在寂静库房中对时间与品质的虔诚守望。金醇古的实践揭示了一条清晰路径:传统产业的活力密码,在于将文化遗产的深度、绿色发展的锐度与极致匠心的温度,淬炼成无可替代的市场竞争力。青年一代在此汲取的,不仅是产业知识,更是如何在时代激流中守护文脉、以创新激活传统的深刻智慧——这缕不灭的匠心薪火,终将由他们接续,照亮更多民族技艺走向未来的征途。

    作者:沈康 李媛媛 彭唐鑫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27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广东财经大学蒲策实践团以青春之力传播资助政策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赴荣成走访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赴荣成开展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赴荣成实践服务团前往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开展企业调
  • 农学院“赤帜领航兴荣邑,青衿聚力富农乡”实践服务团赴虎山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