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四川学子三下乡: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为了深入挖掘青花椒如何扎根于大凉山的土壤,了解学校优秀毕业生雷林学长如何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使青色椒粒成为乡村振兴的灿灿金粒。四川轻化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代天椒”实践团队于7月4日来到中国青花椒第一县——金阳县开展调研实践活动。
七月的凉山州金阳县,弥漫着清香的花椒气息,葱茏的花椒树上挂满了鲜嫩的绿色青花椒果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示意,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我非常荣幸能在这花椒丰收的季节,深入凉山州的大山,探寻椒农如何在这片险峻的群山间种植出绿油油的青花椒。在这短暂但非凡的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花椒的采摘,并对彝族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期间有许多感动我的人和事,金阳已在点滴间将其真诚与善意照入了我的内心。
青花椒平时是餐桌上的调味料,更是彝族乡亲们生活的支柱。站在椒农们忙碌的山头,我也尝试着采摘依在土坎旁的花椒树。七月炎炎夏日,正是即将迎来入伏的时节,我穿戴着袖套和手套,一只手攀握着花椒的枝杈,另一只手缓缓送剪刀至花椒簇的梗下方。不一会儿,汗水已湿透了我的头发。为了避免汗水与花椒油浸进入眼睛,我不得不扭曲身体姿势擦去额头上的汗水。这时我望着椒农们辛勤采摘的背影,才真正体会到平时随处可见的青花椒背后艰辛的采摘历程。
当花椒采摘下树后,立马就送到了加工车间。相较于传统的手工筛选、院坝晾晒,椒农们那粗糙皴裂的双手,如今熟练地操作着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进行拣果、净果、送果的工作。看到老一辈摘椒人解放出来的笑容,我感受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使得这个传统的劳动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特色产业和结合现代农业技术的模式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交响曲”。
次日,我们来到了金阳青花椒灯厂村村文化馆,深入了解当地花椒产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条简介和每一张照片都展示了金阳与青花椒之间的紧密联系,花椒已然成为金阳县人的一张明信片,传递着金阳县人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期许。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坚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与我们实践活动所见所感相互融合,让我对乡村实践的感悟更加清晰。劳动塑造着一个人的品格和内涵,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积累使人变得踏实,再到从山脚征服至山头的椒树让人更加自信。乡亲们每一滴汗水都诠释着他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坚定追求,同时也点亮了我心中对于助力乡村振兴的梦想之光。
在这几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不仅仅进行了调研和学习,还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了很多。我也遇到了许多令我深受触动的人和事情。有一家特别贫困的村民,她的丈夫已经离世,她独自抚养着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只有一两岁的样子,另外一个是残疾人,也不能正常劳作。尽管他们家里的生活已经非常困难,当我们到来的时候,还是很热情地想为我们买水……在从她家告别后,雷学长私下告诉我们,当时得知她家的困难情况后,每年都上门收购她们的花椒,并将均价提高了2-3元。也是这样的种种举动温暖了大家的心,让公司在金阳县深深扎下了根。
乡亲们的言行中透露出对未来生活的渴望。他们关心农业技术,希望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增加花椒产量和改善生活。我也在川藏高原的小县城生活过,那里因阳光充足而有“太阳谷”之称,非常适宜核桃生长。然而,与金阳县不同,由于未能跟上技术引进的步伐,至今仍然依赖传统剥皮方式,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产业链条。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农民的新技能。只有这样,金阳县成功的经验才能在其他地方也结出丰硕的果实,让阿婆那被核桃皮染黑的双手,也能捧起嫩白的核桃仁。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凉山州花椒种植基地巨大的潜力,以及其内部蕴含的坚韧和创新的力量。虽然短短的几天时间并不能对金阳县完全了解,但是群山的轮廓和乡亲们在此间踏行的身影已经牢牢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教会我的质朴与勤劳,是我这次实践活动的最大收获。
- 探访宠物医院
- 为了了解宠物市场,我们组团前往宠物医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宠物医院的工作和宠物市场。
- 09-04 关注:0
-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
- 为了深入挖掘青花椒如何扎根于大凉山的土壤,了解学校优秀毕业生雷林学长如何运用现代农业技术,使青色椒粒成为乡村振兴的灿灿金粒。四
- 09-04 关注:0
- 数学建模暑期社会实践秦兆玥个人总结
- 这个充实而难忘的暑期里,我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实践不仅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且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的多样
- 09-02 关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