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
大学生新闻大学生活校园文学大学生村官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经历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社会实践心得
全国排名校友会版软科排名分类排名本科排名一本排名二本排名专科排名
求职简历职场法则面试技巧职场故事求职招聘
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建筑设计财务会计
申请书证明书检讨书自荐信演讲稿心得体会调查报告读后感求职信推荐信其它范文
 

江苏学子三下乡:追红致本,立心逐梦

为寻找身边的红色故事,拉近生活与红色的距离,让更多的青年群体了解家乡的红色故事,致敬百年红色文化。2022年7月21日徐州工程学院“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连云港市灌云县烈士陵园,进行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21日,实践团队来到了灌云县烈士陵园。陵园位于山脚不远处,顺着斜坡向上驶去,穿过高低的居民小院,走过挺拔的松柏林,沿着斜坡继续向上便是陵园入口。陵园三面环山,山上高低不一的松柏乔木郁郁葱葱怀抱着整个陵园。此时,正值夏季,骄阳似火。一阵微风,山林初动沙沙作响,一片蝉鸣,交织相应传来正正清凉。“三面葱郁,一面炊烟”或许这是对陵园的最好描述。

实践前期,团队成员自行参观陵园,感悟园内红色文化。由东侧入口进入,毛主席亲笔提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一座丰碑屹立东侧。随后,整洁的陵园广场映入眼帘,宏伟的革命英雄纪念碑矗立于陵园西侧,山峰的轮廓清晰可见,与山齐高,碑上提着“典日月同光”几个大字,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其上格外璀璨,也是能悟得几分“典日月同光”的深刻含义。团队成员肃然起敬,行注目礼后进行拍摄记录,用于后期撰写。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的革命英雄纪念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傲 摄)

从广场西南角来到革命纪念碑后侧,迈过两层阶梯,一颗柏树枝桠掠过头顶。柏树身后便是抗美援朝纪念长廊。向上走去来到长廊内部,长廊的支柱由砖石连接,砖石之上刻着抗美元朝烈士名单与战役浮雕,阅读着雕刻内容,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抗美援朝的作战背景与相关战役,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应朝鲜党和政府要求,中共中央和毛主席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相关战役数不胜数,烈士名单更是触目惊心。为此,团队成员记录红色故事,录制长廊视频,便于后期制作讲解视频。烈士的功举铭记于心,但烈士的精神更值得学习,实际的考察往往更能触动人心,由此团队成员对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抗美援朝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图为团队成员在抗美援朝纪念长廊前留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傲 摄)

看着数不清的抗美战役,不免心中多了一分沉重,脸上又添了两分肃穆。走到长廊尽头,一块丰碑与长廊两侧砖石相互对应,丰碑之上“典日月同光”这是对烈士最好的致敬。以此丰碑为界点,长廊为界线,南北方向都是烈士陵墓。简小的墓碑,详细的介绍,写不完的宏大。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革命烈士墓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傲 摄)

由长廊返回,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革命纪念碑正后方的英烈墙,在工作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团队成员对革命烈士进行献花,集体默哀,表达着每一个人对革命烈士的最高敬意。默哀乐结束团队进行修整拍摄,继续进行本次的实践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集体默哀后在英烈墙前拍摄(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傲 摄)

按管理人员指引由东北方向走下革命纪念台,来到位于陵园北侧的革命纪念馆。馆内前言写着“黄海之滨留战迹,灌水云山悼忠魂”,这一句道不仅道出了先辈的丰功,更赞叹了烈士的伟绩。

纪念馆内张贴着革命烈士的生平简介和他们的英勇事迹,成列柜中摆放着先辈们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不仅有着他们的日常物品如:战斗日记、炊具、草鞋、勋章、小相等,还有从他们身体中取出的弹片。由馆内讲解员的带领我们来到了馆内浮雕处,一侧浮雕记录着“大伊山战役”,这是革命时期在灌云县本地开展的抗日作战;另一侧记录着“徐佳标烈士堵枪眼”,这是在淮海战役中,徐佳标同志为了作战胜利,为后方队友争取攻打时间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暗堡英勇牺牲,徐佳标同志也被授予“淮阴战斗英雄”的称号。

革命岁月的艰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是革命精神绝不曾远去,它深藏于人民心中,就像一团不灭的火,熊熊燃烧,不仅照亮老一辈,也照亮了新一代。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团队成员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要明确新时代使命,接过先烈们的“火炬”,坚定地担负起我们的历史重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砥砺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革命纪念馆后,拍摄的“徐佳标烈士堵枪眼”雕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傲 摄)

通过采访馆内工作人员,进一步深入交流后,团队成员对管内红色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其中的革命精神也有了更好体悟,实践团队对传播馆内红色文化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从馆内走出,团队成员整理着采访内容与红色故事,脑海中的红色景象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情绪有些复杂,敬意依旧,热血流淌,对红色故事的感悟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红色的传承毋庸置疑,如何运用红色的精神发展现阶段的自己新时代青年群体任需共同探究。

实践结束后,团队成员通过对此次实践的记录,分享着彼此的感悟与收获,进行着话题交流,成员的认识也变的更为清晰明确,对致敬红色精神的价值也更为坚定。新时代青年也应再译红色基因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发展方向,以红色精神的现代信念为目标勇敢逐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将百年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作者:陈傲 张娇玥 陈俞含 来源:徐州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2-08-08 浏览:
  • 湖文学子三下乡:未病而医,为上医
  • 红色皖南赓续行,青春旋律颂华章——合工大学子赴安徽宣城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