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英贤之浩气,传红色之基因——周逸群烈士陈列馆“锦瑟华年”团队红色实践感悟。
寒假期间,苏州科技大学“锦瑟华年”团队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的周逸群烈士陈列馆进行参观与调研,寻烈士之足迹,传先辈之精神。
黔东居民院落错落有致,青瓦料石铺天盖地,铜仁周逸群烈士陈列馆坐落在这人间烟火气浓厚之地。当地居民景仰革命烈士,学习红色文化,让周逸群烈士之精神延续不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周逸群烈士陈列馆陈列布展近500幅珍贵的图片、文字史料及实物,整体系统地介绍了周逸群革命斗争的一生。
步入陈列馆内,小组成员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对周逸群烈士的介绍,大致了解了革命英贤是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得力助手,是贺龙元帅革命道路的引路人,是南昌起义的关键人物。随后小组成员依次参观了陈列馆一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于花束间的周逸群烈士铜像,我们对此表示深深的敬仰之情。

随后小组成员来到陈列馆一楼,一楼陈列着周逸群烈士故居图片及革命年代的文物书籍。周逸群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军队的缔造者之一,是湘鄂西苏区党和红军的创建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宣传家。1896年,周逸群出生于贵州铜仁的一个富裕家庭,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纵观这些蕴含历史的文物,我们体会到其刻苦学习、爱憎分明的优良作风。

来到陈列馆二楼,我们看到了抗战物品,深入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周逸群烈士在北伐战争中与贺龙并肩作战,1927年他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同朱德同志一起指挥了会昌战役,9月,他和谭平山在江西瑞金介绍贺龙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他与贺龙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1931年5月周逸群从洞庭湖返回江北汇报工作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5岁,永远倒在了那片芦苇地中

“扩红方信千般险,革命应知万里尘”缅怀烈士英魂,汲取红色文化精神,我们体会到周逸群烈士一心为党,一心为民崇高精神的真实写照。参观完烈士陈列馆,我们都不禁将革命英贤的铮铮誓言和这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精神牢牢印刻于心。我们青年应学习周逸群烈士的革命精神,担当历史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实践团队:“锦瑟华年”
刘龚煜,王燕怡,夏裕清,周永锦,姚兰芯
指导老师:叶嘉敏
撰稿人:王燕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