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卤乡筑梦青年团“三下乡”开学第一课
以青春微光,点亮乡野教育星火。2025年7月4日,湖南师范大学卤乡筑梦青年团“三下乡”实践活动在武冈乡村正式开启开学第一课。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化身“临时老师”,带着精心筹备的课程与热忱,为乡村孩子打造知识乐园,让希望的种子在夏日校园播撒。

(湖南师范大学卤乡筑梦青年团成员合照 通讯员刘媛奕摄)
校园齐聚,共赴知识新程
当日,武冈乡村校园里,一班37名、二班45名学生早早集结。孩子们眼神中满是期待,等候开启这场特殊的学习之旅。此次“三下乡”,17位卤乡筑梦青年团志愿者围绕“知识赋能、全面成长”理念,精心设计体育、艺术、文化、安全等10门特色课程,用专业与创意搭建起多元学习平台,为乡村孩子的夏日生活注入知识活力。
课堂纪实:活力与热爱交织
体育课程:汗水里的青春跃动
晨光熹微中,体育课堂热闹非凡。排球课上,青年团志愿者带着孩子追逐球影,排球划过的抛物线串联起阵阵欢笑;篮球课中,志愿者耐心示范指导,孩子们急促的脚步、默契的呼喊,织就青春乐章;足球课上,志愿者引领孩子穿梭绿茵场,停球、带球间,少年朝气肆意迸发。体育课堂以运动为媒,传递拼搏精神,让孩子们在汗水中收获勇气与协作力。

(志愿者给孩子上课实录 通讯员刘媛奕摄)
艺术课堂:指尖与心灵的创作
手工课里,青年团志愿者传授传统剪纸技艺,手把手教孩子剪出花鸟鱼虫。“老师,您看我剪的蝴蝶像不像?”稚嫩的声音里,非遗之美在指尖绽放;美术课上,志愿者引导孩子用彩铅勾勒色彩,从犹豫下笔到专注填色,创作的宁静与完成作品时的赞叹,充盈整间教室。艺术课程激发创意,让孩子以美为笔,绘出心中天地。

(志愿者给孩子上课实录 刘媛奕供图)
文化课堂:古今交融的诗意浸润
诗词朗诵课中,青年团志愿者带领孩子穿梭唐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大家感受一下这份思念与祝愿呀!”从婉约宋词到豪迈唐诗,手势与声调应和着诗词意境,文化温度在字句间流淌。历史、诗词课程以经典为舟,载着孩子驶向人文深处,滋养精神世界。

(志愿者给孩子上课实录 通讯员刘媛奕摄)
课程尾声,志愿者深情寄语:“亲爱的孩子们,今天课堂上的每一次欢笑、每一点收获,都是你们成长路上珍贵的星光。希望你们能以知识为帆,以勇气为桨,在未来的人生海洋中乘风破浪。无论前路平坦或崎岖,请记住,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永远有人为你们加油!”这份期许,不仅是对孩子们未来的祝福,更是青年一代对乡村教育事业的庄严承诺。
卤乡筑梦青年团“三下乡”开学第一课,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青春力量的生动诠释。他们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真心浇灌希望,在城乡之间架起一座充满温度的桥梁。在后续的课程中,志愿者们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陪伴孩子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也盼望着更多青年力量能加入“三下乡”的队伍,让这份乡村教育的微光,汇聚成照亮未来的璀璨星河。
(通讯员 刘媛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