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集美大学“赤旗领航”实践队的队员们开启了他们三下乡活动的第二天行程。这支由该校轮机工程学院国旗班队员组成的实践队,以“从深海救援到炮台烽火,探寻红色力量之源”为主题,先后前往救助局和胡里山炮台,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红色力量,领悟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图为“赤旗领航”实践队在救助局基地合照 通讯员裴李卓轩供图)
探访救助局:见证海上救捞的担当传承与时代发展
上午,集美大学“赤旗领航”实践队的队员们来到了救助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海上救助打捞事业的发展历程。在救助局,队员们听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救援案例。从集装箱船搁浅险情的成功化解,到翻扣采砂船的生死潜水救援,再到直升机海空立体搜救,每一次救援都充满了挑战。“这些成功的救援,体现出的正是党员干部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讲解员向队员们介绍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打捞事业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过去简单的人力救捞,到如今依靠高科技装备和先进技术完成高难度任务,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与付出。

(图为讲解员介绍救助局名言 通讯员裴李卓轩供图)
参观胡里山炮台:触摸历史的印记
下午,实践队队员们来到了位于厦门环岛路的胡里山炮台。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胡里山炮台显得格外雄伟。花岗岩砌成的城垣上,两门克虏伯巨炮昂首挺立,炮身斑驳的锈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沧桑的历史。胡里山炮台的修建,既是晚清政府在风雨飘摇中的一种挣扎,也是无数爱国志士“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体现。实践队的队员们仔细观察着炮台的每一处细节,感受着那段历史的沉重。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先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实践队的感悟与收获在胡里山炮台,当夕阳为其镀上金边时,集美大学“赤旗领航”实践队的队员们在克虏伯大炮前重温了入团誓词。海风拂过,仿佛带着历史的回响,也承载着新时代青年的誓言。

(图为“赤旗领航”实践队在观看克虏伯巨炮 通讯员裴李卓轩供图)

(图为“赤旗领航”实践队在胡里山炮台合照 通讯员裴李卓轩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让队员们从救助局党员突击队迎着风浪向险而行的身影,以及百年前炮台守军以热血铸就的海疆长城中,感受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内核——为国为民的赤诚、攻坚克难的勇毅和甘于奉献的担当。队员们也表示,会将这种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青春之力为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讯员班英杰)
电话:18201137198
email:878262713@qq.com
QQ:878262713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银江路185号
邮编:3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