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领梦者团队“三下乡”纪实:以跨学科思政课程培育新时代乡村好少年
(通讯员:汪逸恒 蒋坤洋 徐嘉俐)2025年7月6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教育振兴战略号召,领梦者・弘帆实践团于近期赴乡村校园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特色课程实践活动。团队秉持“跨学科融合、情景化教学”的核心理念,精心构建了一套特色课程体系。该体系紧密围绕思政启蒙、文化传承、生命安全等多维度教育目标,开设包括“红色旋律传唱课”“经典国学课”“CEPF生命安全教育课”在内的系列特色课程。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与沉浸式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致力于引导乡村儿童在寓教于乐中获取知识、提升素养,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红色旋律传唱课:红歌里的思政启蒙与爱国情怀
该课程以《我和我的祖国》《龙的传人》等经典红歌为载体,构建“旋律学唱—历史解读—情景演绎”的教学框架。通过简谱视唱培养音乐感知力,结合动画短片讲述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如《我和我的祖国》中人民群众的爱国事迹。在“红歌情景剧”环节,学生分组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全班合唱《龙的传人》时自发站立,眼神中流露出对民族与国家的深厚情感。课程巧妙地将音乐美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课后学生不仅能熟唱红歌,还能讲述其历史背景,真正实现了“以歌育人、以情传志”的教育目标。
图为红色旋律传唱课课堂照片 尹妤伊供图
经典国学课: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
国学课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通过动态历史图谱展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重点讲解孔子“仁爱”思想和孟子“民为贵”的民本理念。课程设置“古今教育对话”环节,将“有教无类”与当代义务教育制度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教育公平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学生通过情景剧演绎经典故事,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感。课后,学生自发组织“班级小老师”活动,传播国学经典,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图为经典国学课课堂照片 尹妤伊供图
CEPF生命安全教育课:爱国从守护生命开始
安全教育课以消防安全为主题,通过理论讲解、实物认知和实操演练,培养学生的应急能力与责任意识。课程强调“守护生命安全就是爱国行动”——个人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石,家庭幸福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社会稳定正是国家繁荣的前提。结合火场模拟演练,训练学生冷静应对危机的能力。
图为CEPF生命安全教育理论课课堂照片 尹妤伊供图
图为CEPF生命安全教育课火场模拟逃生演习现场 尹妤伊供图
湖南师范大学领梦者团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红色旋律传唱课”“经典国学课”和“生命安全教育课”三大特色课程,构建了多维度的乡村教育体系。课程采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传承和生命安全技能有机结合。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思想启蒙、文化认同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团队将继续完善课程内容,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