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罗蕴瑶 区佩琳)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推进“两山”理论实践落地见效,7月4日,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瑶乡幻彩”实践团在梁冰老师、许智鹏老师的带领下,赴连南瑶族自治县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活动。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围绕民族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开展实地调研,为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实践团与盘书记交流并深入瑶族古寨调研(梁冰 龚远兵摄)
深入瑶族古寨调研,探索传统建筑保护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7月4日,实践团来到三排镇三排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党委书记盘聪骅进行深入交流。盘书记详细介绍了三排村基本情况及瑶族特色文化,双方就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手绘文旅地图等合作事项达成共识。随后,在村委委员房明带领下,实践团对三排古寨开展实地调研。三排古寨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与“万山朝王”自然景观交相辉映,通过激活闲置房屋资源,改善古寨农房的外观,并结合民宿文化,打造高端民宿文化旅游项目,探索一条传统建筑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路径。

“瑶乡幻彩”实践团考察当地特色产业 (姚章楠 区佩琳 摄)
调研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5日,实践团深入调研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油茶产业示范园,实践团了解到园区计划采用良种良法种植油茶,实现油茶产业的全面提质增效,使油茶产量由原来的10-15斤/亩提高到50斤/亩以上。同时融合三排瑶族文化特色,配套良种繁育基地、加工基地及科普教育、文旅等配套设施建设油茶产业示范园。在与连水村党总支书记唐亚木贵的采访中,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当地特色农产品鹰嘴桃的产业发展情况。书记热情介绍,当前正值鹰嘴桃即将开园上市的关键时节,诚挚邀请实践团共同参与宣传视频拍摄、产品包装设计,提升这一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及附加价值。
交流中,书记对鹰嘴桃的种植技术、品质特点及市场前景如数家珍,其专业细致的讲解让实践团成员深受触动。通过交流,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更深刻感受到了基层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一线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

“瑶乡幻彩”实践团学习非遗文化(龚远兵 姚章楠摄)
学习瑶族非遗文化,推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
7月6日,实践团首站来到拾月拾陆瑶族非遗文化创意园,其命名源自瑶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这座由供销社农资仓库改造而成的文化空间,巧妙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红砖青瓦的建筑风貌保留着瑶族特色,而内部则打造了集文创、美食、民宿于一体的多元体验空间。在这里,“瑶艺堂”文创店铺展示着精美手工艺品,非遗活态体验馆生动呈现传统技艺,“瑶家火塘”餐厅飘香着地道美食,“故里民宿”则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瑶家生活,加上静谧的鹿鸣书吧,共同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展示瑶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在文创园,实践团与连南瑶族自治县团委邓娇珑书记就瑶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广工作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了瑶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下午,实践团来到广东瑶族博物馆(中国瑶族博物馆),这是我国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瑶族文化专题博物馆。在馆内,团队成员通过沉浸式的数字化展演,系统了解了瑶族悠久的历史脉络、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灿烂的艺术成就。特别是通过3D全息投影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瑶族迁徙发展的历史画卷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在国家级非遗项目展区,实践团重点考察了“盘王节”和“耍歌堂”的活态展示,深入了解了这些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和保护现状。作为设计专业学生,团队成员特别关注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转化,此次调研为后续将瑶族文化精髓融入文创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助力连南打造“世界瑶族文化艺术之都”提供了专业视角和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