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夏风拂过葱郁的田野,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巍峰村党支部迎来了一群充满活力的青春面孔,由中共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党支部委员会精心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怀揣热忱与知识,正式拉开了为期12天的暑期支教活动序幕,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注入高校学子的青春动能。
洁净启程,以心连心筑根基
7月6日上午,队员们迅速投入工作状态。他们拿起扫帚、抹布,细致清扫广场、厨房等生活场所,认真擦拭课桌积尘,用汗水为孩子们打造整洁明亮的学习空间。时刻与当地村委紧密对接,他们主动与陆续到来的小朋友们亲切交流,登记小朋友们的信息。一声声笑语中,逐渐熟悉起来,信任与期待的桥梁在互动中稳稳架起,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温暖而坚实的情感基础。下午,时值农忙季节,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在巍峰村支部书记周玲梅的指导下学习采摘辣椒技巧,通过亲身体验基层生活,真正理解了“劳动最光荣”。
智趣课堂,点亮多彩求知梦
7月7日,精心筹备的课程正式拉开帷幕。队员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与创造力,为巍峰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元的知识盛宴,涵盖语文文学常识、英语基础知识、心理健康课程、音乐体验课。多领域的课程充实了孩子们对学习的需求。首日课程的开展,不仅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开了个好头,也在助力他们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乡”约起舞,“村”光无限
为更深入地融入当地生活,促进文化交流,队员们主动组织广场舞娱乐活动。晚饭后,在村委会的广场上,他们身着志愿服,与热情的村民们一同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他们认真领舞,村民们伴随着音乐声一同舞蹈,现场欢笑声、音乐声交织成一片,其乐融融。
以青春之名,赴乡村之约
为了将课堂所学融入广袤乡土,以专业知识赋能乡村发展。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党支部怀揣着炽热的初心与使命,连续四年如约坚定地奔赴这片土地,不变的是青年学子们服务乡村的赤诚。在巍峰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希望课堂,处处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他们或化身“小老师”,在暑期课堂上播撒知识与梦想的种子,点亮留守儿童求知的眼睛;或深入田间,协助村民劳作,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探索农产品推广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电商活力;或走村串户开展调研,倾听民情民意,用青春的视角记录乡村变迁,思考发展路径。每一次躬身实践,都是对“以青春之名”最生动的诠释,每一次真诚付出,都在履行着与这片土地、与乡亲们“赴乡村之约”的庄重承诺。青春的力量,在服务奉献中绽放光芒;乡村的沃土,也因青春的浇灌而焕发新的生机。
为了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能增添更多青春亮色,为了巍峰村的孩子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与更光明的未来,为了将这份情谊铸就成助力乡村发展的持久力量。我们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不仅传播知识,更能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此次巍峰之行,是成都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党支部深化实践育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体现。队员们以热忱与智慧,在盛夏的乡音乐书写着奉献与成长的篇章!
供稿:刘福苓
校稿:王李予泰
摄影:万亦心、赵坤美、李泽桐、崔理果、杨玉萧、陆熠、廖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