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孙丽明)2025年7月3日至10日,邵阳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心志愿者服务团奔赴邵阳县新田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美育浸润行动。志愿者们以艺术为桥,以青春为笔,在非遗传承与乡村调研中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旅。

(图为小朋友们参观非遗布展 胡瑶瑶摄)
非遗课堂点亮童心,美育种子播撒乡野。入村首日,一场精心筹备的非遗作品展在百姓大舞台惊艳亮相,瞬间点燃村民与孩童的热情。以此为序章,志愿者们迅速开启蓝印花布、滩头年画、剪纸、书法、陶艺等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巧手翻飞间,古老技艺在孩子们惊喜的眼中焕发新生,沉寂的暑期被艺术的斑斓点亮。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布袋戏表演技艺 唐文双摄)
脚步丈量乡土,深情对话传承。课堂之外,服务团深入村落肌理。他们聆听挖井人凿刻岁月的回响,感受退役军人保家卫国的荣光,探寻百岁老人生命长河的智慧,更拜访了布袋戏传承人唐平青老爷爷。每一次叩门,都是对新田村历史根脉与文化风貌的深情触摸。

(图为小朋友们的课堂作品展示 唐文双摄)
童声回响印证初心,教育真谛照见成长。“你们的课很有趣,我打一百分!”“希望‘艺’心越来越好,明年还能学!”——孩子们明信片上的稚嫩心声,成为志愿者们最珍贵的勋章。一周辛劳沉淀出深刻领悟: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心火,让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生命对生命的温暖照亮。
7月10日,归程的夕阳为新田村镀上金色,“艺”心志愿者服务团的足迹暂告段落。然而,艺术滋养的种子已在沃土萌发,奉献担当的信念已融入青春血脉。服务团以艺术之名播撒希望,用爱与智慧回应乡土召唤。这场青春与乡村的炽热对话,必将激荡起更多人投身乡村美育与文化传承的浪潮,让艺术之光与非遗之暖,在更广阔的田野恒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