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安徽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参观郎溪县新乡镇企业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新乡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位于该镇的安徽中再生集团、翰昌纸业、润详橡胶集团等多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循环经济模式探索和产业协同,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道路,成为当地工业绿色转型的标杆。
循环经济先锋:安徽中再生集团打造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链
实践团队成员参观安徽中再生集团,作为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安徽中再生集团郎溪基地自落户新乡镇以来,始终聚焦废旧物资回收、分拣、加工及再利用,构建了覆盖废钢铁、废塑料等品类的循环经济体系。
“我们的钢材在集中处理后,会打包销售到各个工厂,近几个月的钢材价格是2600元/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我们的钢材可以买到4000元/吨。”在与实践团队成员讨论时安徽中再生集团郎溪项目负责人介绍道。企业通过人工分拣和精细化分类、加工,将废旧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供应至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企业,形成“回收—加工—再利用”的闭环产业链。
此外,实践团队还了解到该企业还通过“公司+回收站点+农户”模式,在各个分站点回收的农户的废旧汽车、电动车以及农具器械,集中到当地指定的站点之后被集中送至企业的加工车间,带动周边村镇建立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既促进了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又提高了资源回收效率。

图为负责人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回收流程 (王照乾 供图)
绿色造纸革新者:翰昌纸业以技术驱动低碳转型
造纸行业曾是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代表,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翰昌纸业后,了解到其通过技改升级,实现了从“灰色制造”向“绿色智造”的跨越。
实践团队走进翰昌纸业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高效运转,而污水处理系统则确保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我们投入近千万元引进国外纸质生产技术、生产线和零排放工艺,现在生产每吨产品的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5%,对裁切的废料还会回收再制作”产线负责人介绍。 
此外,产线负责人向实践团队介绍翰昌纸业还探索“以纸代塑”新赛道,研发可降解包装纸和食品级用纸,与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替代塑料包装。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客户企业的环保成本,还助力郎溪县打造“无废城市”试点。

产线负责人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生产流程 (王照乾 供图)
橡胶产业升级样本:润详橡胶集团推动绿色制造
润详橡胶集团是新乡镇的老牌企业,过去以生产传统橡胶制品为主,面临环保压力、市场竞争和国际关税等多重挑战。近年来,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引入清洁生产工艺、研究橡胶产品疲劳性以及与中核集团深入合作,成功实现“绿色转身”。
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企业联合安徽省本地高校开创针对橡胶等高分子材料项目,使再生胶生产能耗降低30%,且无废气排放,该技术已获国家专利。
与此同时,企业负责人还向实践团队介绍到润详橡胶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优先采购本地天然橡胶原料,并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周边农户种植橡胶树,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共赢模式。

负责人向实践团队成员介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流程 (王照乾 供图)
实践团队成员在安徽中再生集团、翰昌纸业、润详橡胶集团的实践表明,传统产业只有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才能在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中找到新机遇。它们的经验不仅为郎溪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本,也为全国乡镇工业绿色转型贡献了可复制的方案。
撰稿    王照乾
供图    王照乾
信息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作者:王照乾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三下乡|踏寻闽西红色热土 践行水产青年担当——“寻脉·铸魂”实
  • 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张子清精神引领湖南工商大学竹海数智融乡队“三下乡”于桃江县出
  • 集美大学“智思领航4.0”社会实践队探访天津中远海共论航运英才
  • 语润砀山传薪火 数智直播助振兴——淮北师大文学院学子"三下乡"赋
  • 【三下乡】集美大学“智思领航4.0”实践队——日照引航站智慧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