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采茶机VS手工采:湖工商学子桃源实践探寻科技赋能茶产业

  7月13日,湖南工商大学“茶乡智行团”深入常德桃源县茶庵铺镇松阳坪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在村支书陈一球的引导下,师生们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如何赋能传统茶产业——从规模化生态茶园管理到高效率采茶机的轰鸣,再到躬身体验手工采摘的匠心,一场关于“机”与“匠”的深度调研在这里展开。
  
  规模化生态茶园:茶农增收的绿色根基
  
  陈一球支书向师生们介绍了松阳坪村茶产业的基本情况。该村4200亩茶园占农地总面积(4300余亩)的95%以上,形成了以茶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他指出,茶园已全面实现有机种植模式,“从施肥环节即严格使用有机肥,实施全程品质管控,确保茶叶的安全与品质。”正是这种规模化、生态化的种植模式,不仅保障了茶叶品质,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根基。“目前,一亩茶园鲜叶产量约在4500至5000斤,茶农每亩毛收入可达4000元左右。全村726户,几乎家家户户都依靠茶叶种植实现了增收致富。”陈一球介绍道。
  
  途中见闻:机械化采摘提升效率
  
  行进在通往核心茶园的途中,一阵规律的马达声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只见一台高效采茶机正在标准化管理的茶行间穿梭作业。其采摘臂快速、精准地收割符合标准的茶青,并直接吸入收集袋。陈一球支书向师生们介绍,这种机械化采摘尤其适用于大宗茶原料的采收,其效率是纯手工的数十倍,有效缓解了采茶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成为提升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躬身实践:体验手工采摘感悟匠心
  
  为了切身感受科技与传统技艺的差异,“茶乡智行团”的成员们在茶农指导下,参与了传统手工采摘体验。队员们戴上斗笠,学习并实践“一芽一叶”的精细采摘标准。在茶垄间,他们俯身半蹲,手指在茶丛中仔细挑选符合要求的嫩芽嫩叶。
  
  “亲手采摘才真正体会到茶农的辛苦和对品质的坚持。”队员彭晓娇擦着汗感叹道。亲历手工环节,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高端茶对传统技艺的依赖及其独特价值。
  
  实践总结:深化认知,激发青年担当
  
  通过此次聚焦科技应用的深度实践,“茶乡智行团”成员们实地验证了采茶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上的显著作用,也亲身体验到传统手工技艺对于高端茶叶品质的不可替代性。这场深入茶乡的调研,不仅让青年学子直观触摸到科技赋能农业的脉搏,更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中科技创新与匠心传承的辩证关系。队员们在汗水中深化了认知,也在思考中激发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乡村产业振兴的青年担当。
    作者: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茶香智行团”社会实践队    来源:湖南工商大学计算机学院“茶香智行团”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采茶机VS手工采:湖工商学子桃源实践探寻科技赋能茶产业
  • 当00后遇上社区服务:他们改写了哪些“预设剧本”?
  • 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同大镇“智汇农业,数联乡村”智慧农
  • 智汇助农,安守汤卞
  • 智汇助农,安守汤卞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青年志愿者服务意识,7月3日,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智汇农业,数联乡村”智汇农业发展调研团队一
  • 07-14 关注:0
  • 寻访葡萄长廊,探索发展新途
  • 寻访葡萄长廊,探索发展新途
  •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政府出台的“加快发展智慧农业”的文件,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的质量,2025年7月3日,巢湖学院赴同大镇及王
  • 07-14 关注:0
  • 寻迹公社记忆,解码稻田新梦
  • 寻迹公社记忆,解码稻田新梦
  •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巢湖学院“智汇农业,数联乡村”调研团于2025年7月4日走进合肥市庐江县同大镇,探访南闸公社与小满稻梦基
  • 07-14 关注:0
  • 薪火童行润童心,知识实践共前行——塔里木大学三下乡团队开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