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提升乡村风貌,7月1日,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星光毛坦·鹭语心愿”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镇同当地政府进行对接。在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确立了以彩绘为基础,建设美丽乡村的计划。团队成员以画笔为犁、色彩为种,深入毛坦厂镇东石笋村,结合当地的茶乡文化的特色元素,精心设计创作方案,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中。他们聚焦乡村基础设施的“微改造”,在斑驳的电线杆与单调的井盖上挥毫泼墨,用一幅幅充满创意与温情的彩绘作品,为这座千年古镇注入青春艺术活力。
为建设美丽乡村,团队成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商讨,确定方案为在井盖、电线杆以及集电箱上进行彩绘。双方围坐在一起,神情专注,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案展开深入交流,体现了实
践团队与当地政府在合作推进乡村建设工作上的积极态度与密切配合。

图为团队成员与政府工作人员商讨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佘雨欣供图
为更好展现彩绘效果,团队成员与东石笋村村委会成员实地考察当地需要改造地点。他们行走在村庄的具体区域,仔细查看周边环境,对存在改造需求的基础设施等进行细致摸排,为后续的彩绘创作和“微改造”工作确定精准的实施点位,凸显了工作开展前实地调研的严谨性。

图为团队成员与东石笋村村委会成员实地考察当地需要改造的地点。佘雨欣供图
为让当地孩童更加了解当地文化,团队成员对着正在创作的彩绘作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作品所蕴含的创意、与当地文化的联系等内容,既拉近了与当地村民的距离,也让孩子们
感受到艺术与家乡结合的独特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当地孩童讲解绘画创作理念。佘雨欣供图
此图为团队成员的绘画成果展示。画面中呈现了经过彩绘改造后的乡村基础设施,原本斑驳单调的井盖被赋予了丰富的色彩和图案,这些图案融入了当地茶乡文化等特色元素,让乡村的细节之处焕发出艺术活力,直观展现了“微改造”带来的美好变化。

图为团队成员的绘画成果。卞贤维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与政府工作人员以及东石笋村村委会成员进行合影留恋。佘雨欣供图
此次皖西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星光毛坦·鹭语心愿”暑期社会实践团暑在毛坦厂镇东石笋村的彩绘实践,以艺术为桥,不仅让乡村基础设施焕发新颜,更将茶乡文化的韵味融入街头巷尾,为千年古镇注入了青春活力。团队与当地政府、村委会的紧密协作,以及与村民的温情互动,彰显了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为。这场以画笔描绘美丽乡村的行动,既是一次创意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为毛坦厂镇的风貌提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讯员:许婷黄彩微孙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