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双师执教传薪火 工大躬行践初心
为探寻合肥工业大学的的教育理念与初心和目标,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工大八秩,化星校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访了学校的两位资深教师,希望从他们的话语中,感悟工业报国的初心与教育育人的目标。
半程共风雨,毕生杏坛情
7月10日下午,在昇华楼拜会了何建波教授。何教授在校从教四十年,恰好见证了学校发展历程的一半。何教授以四十年教学生涯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生动阐述了学校在办学规模、层次和条件等方面的发展变迁;从学科交叉融合、新兴技术迭代和经济全球化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社会对化工领域人才需求的演变趋势,以及学院响应时代需求所采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举措;以众多校友在专业领域和学术研究中的卓越成就为实例,彰显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将其归结于“勤学善学,眼高手高”的优良学风。临别时,何教授寄予同学们殷切期望,勉励大家秉承科学精神,勇担时代重任。
躬耕数十春,丹心育新苗
11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学校最初的化学实验楼——理化楼,见到了安徽省教学名师、化学与化工学院资深教师——魏凤玉教授。“黑发积霜织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在寒暄中,魏教授一直洋溢着对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的赤诚热爱,以及对合肥工业大学的深厚感情。在化工实训一期基地的管路安装与测试实验室,魏教授深情回忆:“当年这一门课程刚开设的时候,得到了学生和评估专家的肯定,很多高校都前来参观学习。”面对学生,魏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实践与理论有效相结合是我校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主要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措施之一。”最后,实践团队与魏教授漫步斛兵塘畔围绕教育理念与践行工业报国展开深入交流。
从昇华楼的谆谆教诲,到理化楼的岁月回响,再到斛兵塘畔的殷切期望,合肥工大人始终怀揣“工业报国”的赤诚之志,循着“工业救国”的初心、“工业兴国”的担当、“工业强国”的使命砥砺前行。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在宿迁深入调研大运河边的红色文化,走近抗战老兵赵光荣和徐秀英,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 07-16 关注:0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青年学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习近平新时
- 07-16 关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