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桂林理工大学“一叶兴乡”实践团于7月13日赴灌阳县黄关镇顺溪村开展油茶产业调研。
顺溪村驻村第一书记与实践团成员合影(通讯员 黄昊 摄)
顺溪村灌之坊油茶厂近日积极谋划生产建设,针对包装设计、品牌营销、文化赋能、核心技术及生产许可等关键环节提出解决方案,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助力油茶产业迈向新台阶。
一、包装设计分级优化,打造多元市场定位
顺溪村党支部书记近期赴三江等地调研,结合市场需求将油茶产品包装分为低、中、高三个档次。低档包装主打“自食自用”,突出经济实惠;中档包装定位为“简单口粮”,满足日常消费;高档包装则瞄准“地方名片与特色礼品”市场,计划通过申请专项认证,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提升产品附加值。分级设计旨在精准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营销模式
油茶厂将聚焦“灌阳油茶故事”的传播,借鉴东阳面条“节日营销”经验,将产品与传统节日、民俗文化深度融合。通过讲述油茶历史渊源、传统工艺及地域风情,打造独特品牌IP,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未来,油茶厂还计划联合文旅部门,策划“油茶文化节”等活动,以文化赋能提升产品知名度。
三、构建文化走廊,推动文旅产业融合
油茶在灌阳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万物皆可打”的冲泡传统赋予其独特地域魅力。为强化文化体验,油茶厂拟建设“油茶文化走廊”,展示油茶制作技艺、农耕文化及村落历史,打造集生产、观光、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及社会资源支持,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油茶+旅游”发展模式,吸引游客沉浸式感受乡土文化,实现产业与文旅双向赋能。
四、攻克核心技术瓶颈,专家助力配方优化
针对油茶/油饼核心配方(蒸煮、油炸工序)的工艺难题,油茶厂摒弃传统“耗时摸索”模式,引入专业食品研发团队,通过科学数据分析与实验,精准设计最佳配方。此举将大幅缩短试错周期,确保油茶色泽与口感的标准化,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为规模化生产奠定技术基础。
五、加速生产许可证办理,确保合规投产
为保障生产合法合规,油茶厂已启动生产许可证办理程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要求,准备营业执照、生产场所平面图、设备清单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全套材料,并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紧密对接。通过简化审批流程、专家现场指导等措施,预计许可证将尽快获批,助力油茶厂早日投产。
油茶小镇 (通讯员 刘志玲 摄)
“产业兴则乡村兴。”灌阳县灌之坊油茶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产业链补短板,推动油茶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营销,同时整合帮扶资金、技术资源与市场渠道,力争将灌阳油茶打造为区域标杆品牌,助力灌阳油茶从“深巷飘香”走向“世界共享”,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文化传承的双赢目标。
(编辑:何绮雯 图片:黄昊 刘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