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华东理工大学“山海情 艺路童行”支教团在正宁县榆林子镇开展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支教课堂上亮点纷呈,照亮了孩子们的求知之路,也让梦想在互动中悄然生长。
地理课堂:纵览天地,厚植家国情怀
在《地理知识科普》课堂上,志愿者为孩子们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地理长卷。从浩渺海洋到广袤疆土,从世界各国国旗的知识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风情,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惊叹地球之广阔的同时,民族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对地理知识的向往展露无遗。
足球课堂:绿茵逐梦,活力绽放
《趣味体育课堂:足球》活力满满。室内,志愿者生动讲解足球场地、规则等知识,如同繁星点亮孩子们的脑海;室外,志愿者娴熟地示范发球动作,孩子们五人一组开展足球训练。绿茵场上,追逐足球的身影与欢声笑语交织,青春的活力在汗水中熠熠生辉。
在《明天会更好》音乐课堂上,教唱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眼亮声脆,全情投入。课程尾声,志愿者借歌鼓励孩子们积极面对生活,让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
科技课堂:VR探秘,触摸未来
在《魔法光学——揭秘VR技术》课堂上,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志愿者讲解VR技术的定义与应用,随后带领大家制作简易VR眼镜。当孩子们戴上亲手制作的眼镜,虚拟世界的奇妙景象引发阵阵惊叹,科技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发。
安全课堂:守护成长,筑牢防线
在《危险的事情我不做》安全课堂上,志愿者结合生活实例,详细讲解课间、出行、室内、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孩子们专注聆听,课程尾声还踊跃发言,用稚嫩的话语呼吁大家紧绷安全弦,安全意识的种子在课堂中悄然播下。
书法课堂:笔墨传情,浸润文化
在《硬笔书法教学》课堂上,优美的书法视频点燃孩子们的兴趣,志愿者细致讲解硬笔书法的笔画、结构等知识。孩子们提笔书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在笔墨书香中与古诗词对话,中华优秀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人。
一堂堂特色课程,如同一个个支点,撬动着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让支教的意义在知识传递与心灵滋养中愈发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