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学子三下乡:参观宿州博物馆,感悟运河文化魅力
淮师学子三下乡:参观宿州博物馆,感悟运河文化魅力
导语:宿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明的篝火自新石器时期燃起;周庄王时名·“宿国”;隋开通济渠,埇桥乃为“舟车汇聚,九州通衢”之地;公元809年,唐置宿州,初治虹,继治符离,为保漕运,夏治于埇桥。此后数百年间,宿州呵护着汴河,汴河哺育着宿州。因此运河文化是宿州博物馆的重要部分。
宿州市博物馆是一座展示宿州市历史文化的综合博物馆。馆藏文物主要以运河文物、汉代文物、宿州非遗等为主要收藏。基本陈列包括宿州历史文化陈列和宿州民间艺术陈列。其中,宿州历史文化展厅包括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和人杰地灵7个部分;民间艺术馆包括戏曲马戏、宿州书画、民间工艺、灵璧奇石以及宿州名人书画展厅和萧龙士艺术展厅6个部分。
比如宿州市博物馆内的汴河遗址剖面墙就展示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1. 地层堆积与历史变迁
隋唐时期:剖面展示了隋唐大运河的开凿与繁荣。隋代开凿的汴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时期汴河河道繁忙,堆积物丰富,呈现“锅底状”,表明当时的航运活动频繁。
宋元时期:宋代堆积物依然丰富,但到了元代,堆积逐渐变浅且减少。这是因为元代京杭大运河截弯取直,汴河的重要性逐渐降低。
明清时期:明代堆积物逐渐趋平且最深,明末时期黄河泛滥,汴河逐渐被淤泥填满,河道变窄,堆积物减少。
2. 文物与遗迹
陶瓷碎片:剖面中夹杂着大量的陶瓷碎片,这些碎片来自不同朝代,反映了汴河作为南北货物中转站的重要地位。
动物骨骼:剖面中还发现了动物骨骼,这些遗迹为研究当时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房址与水井:在河道堆积中还发现了房址和水井等遗迹,表明汴河两岸曾有大量的人类聚居。
3. 文化与历史意义
汴河的重要性:汴河作为隋唐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国古代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宿州市博物馆内的剖面墙生动地展示了汴河从开凿、繁荣到衰落的全过程。
文化遗产保护:汴河剖面的展示不仅为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实证,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视角。
汴河遗址剖面墙是目前国内最为完整、长度最长、时间跨度最大的大运河河道剖面,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 星火传承禁毒志,青盾守护少年心
- 苏州大学星火禁毒实践团与苏州大学“哲学+”实践团携手走进祥云县城镇第一初级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禁毒课堂。本次活动
- 07-26 关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