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响应“健康中国2030”与“文化润疆”国家战略,西安交通大学“医路胡杨,语润天山”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20日奔赴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开展健康科普宣讲与调研等实践活动。活动聚焦提升重点群体健康素养与语言能力,致力于建设长期援疆工程,更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
针对部分中老年人问卷填写难、智能手机使用不便的问题,7月20日起,团队采用“线上问卷+线下定点调研”模式,聚焦哈密居民健康与饮食习惯。结果显示,高盐高糖饮食致高血压糖尿病高发,高糖摄入给糖尿病管理带来困难。调研中,队员向人民公园居民分发健康科普手册,普及饮食“三减一补”、运动“333原则”、用药“黄金法则”等实用知识,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7月21日,陶家宫镇卡尔苏村红领巾小课堂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生动开讲。团队分享左宗棠、王震将军等人物故事,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磅礴力量,强调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之基,同学们纷纷坚定团结共进理念。
同日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宣讲中,团队以《少年中国说》引入,讲解不同场景推广普通话的方法。同学们领悟到,今日普通话种子,将是未来支撑共和国大厦的栋梁。
7月22日至23日,实践团队先后走进哈密市博物馆、回王府与左公文化苑。博物馆中《出屯哈密布置情形折》见证历史,回王府“明约路碑”残件诉说过往,左公文化苑“浩气长存”厅庄严肃穆。这些承载着左公开发边疆、革命精神的历史印记,让中华民族团结意识深深扎根心底。
从沧桑文物到红色记忆,哈密热土始终镌刻着中华儿女守疆建家的赤子情怀。昔时左公“新栽杨柳三千里”,今朝我辈续写“春风遍度玉门关”,让团结薪火照亮各族人民,使“五个认同”深植万众血脉,共筑新时代中华魂!
从左公精神的历史回响,到语言推广的文化纽带,再到健康科普的民生温度,实践团队以青年脚步丈量民族团结征程。医路胡杨扎根边疆,通用语言浇灌振兴之花,愿各族儿女心手相牵,让“五个认同”成为天山南北坚韧脊梁,共绘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