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工作要点,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数字乡村建设。7月21日,桂林理工大学“智汇漓江,数字兴村”实践团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杨堤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聚焦乡村数字化建设工作开展深入调研与志愿服务活动,全面了解杨堤乡在乡村数字基础建设、乡村数字经济发展、乡村数字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及应用成效,并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科学掌握村委、村民、游客、企业等多元主体对数字化建设的理解与实际需求。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VR全景影像采集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信息赋能、服务下沉,让数据“看得见”、技术“用得上”、群众“得实惠”。

图为团队合照
实践团队在与村委工作人员、联通驻村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会过程中了解当地数字化建设现状、产业发展需求及未来规划方向,并向联通驻村负责人展示团队实践成果。实践团队围绕当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搭建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将学术研究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聚集当地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探索数字化发展路径,为后续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奠定基础。
图为实践团向联通驻村负责人了解杨堤乡数字化建设情况

图为实践团队员观摩学习杨堤乡数字治理平台应用场景
图为实践团向联通驻村负责人展示团队实践成果
实践团结合学院专业优势,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VR全景影像采集等数字技术获取杨堤村、浪石村等村落三维空间信息,构建传统村落遗产空间点云模型,搭建重要景观节点全景影像数据库,拍摄制作村落公益宣传视频,针对乡村旅游从业者开展数字技术应用培训志愿服务活动。为乡村综合治理平台提供数据基础,消除村民“数字壁垒”,拓展乡村“数字+文旅”应用场景,探索数字乡村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
图为实践团队员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乡村点云模型构建
图为实践团队员利用无人机采集乡村空间信息
图为实践团队员利用全景相机采集乡村全景影像
图为实践团队员拍摄杨堤乡公益宣传视频
桂林理工大学“智汇漓江,数字兴村”实践团将学术调研与志愿服务创新性结合,深入漓江流域传统村落开展实地考察。团队聚焦乡村治理现代化与数字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保护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以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系统开展传统村落优秀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宣传工作,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现代化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深化了团队成员对传统村落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更通过创新实践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