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管工学子“万里乡链”:星火米业—从荒土到名牌,续写黑土传奇

在黑龙江佳木斯有一片被称为新中国第一个集体农庄的土地——星火朝鲜族乡,这里孕育出的星火大米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星火大米曾入选国宴,素有三江平原“白色珍珠”的美誉。星火人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把千里荒原变成了鱼米之乡,谱写了一曲曲创业之歌,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多次嘉奖。

图为“万里乡链”调研队合影  张馨瑶 供图
为深入了解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调研队奔赴乡村对当地大米的种植过程,产业规模以及经济价值展开全方位调研。在企业工作人员张彩霞热情引领下,调研队成员走进了星火米业的生产基地。车间里,先进的加工设备有序运转,洁白的稻米在流水线上经历着层层工序,从稻谷蜕变为晶莹的米粒。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从稻谷收购、清理、砻谷到碾米、抛光、色选等一系列生产流程。

稻米加工车间,里边的机器为真空包装机 张馨瑶 供图
随后在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张彩霞讲述了星火米业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小作坊式生产,到如今拥有先进设备和成熟产业链的规模企业,背后是无数的艰辛与探索。企业负责人还分享了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经验,如何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开展品牌推广活动等方式,让“星火大米”逐步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这些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水稻种植的田地 张馨瑶 供图
在与当地农户的交流中,调研队了解到,星火米业与周边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通过统一提供稻种、技术指导和收购服务,形成了双向支撑的协作模式。对星火米业而言,统一提供的稻种经过筛选优化,适配本地水土条件,为稻米品质奠定基础;技术指导覆盖种植全流程,从育秧到收割环节均有专业支持,保障产量与质量稳定;统一收购则确保原材料供应持续可控,为企业生产加工提供稳定支撑。对农户而言,合作解决了种植中的多项难题。优质稻种降低选种成本与风险;技术指导提升种植科学性,减少损耗并提高产出;统一收购机制消除销售顾虑,按标准定价保障收入稳定,种植收益较以往有所提升。这种“企业+农户”的模式整合了双方资源,既发挥企业在技术与市场方面的优势,又带动农户生产效能提升,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户增收的协同推进。

星火大米种类 张馨瑶 供图
通过此次调研收获颇多,调研队不仅深入了解星火米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发展历程,还亲身体验了以及乡村农业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队员们也认识到乡村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其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参与此次“万里乡链”调研,我们深入了解星火米业,真切体会到乡村农业企业对地方经济、农民增收的关键作用,也明晰其发展面临的挑战。这次调研让我们走出书本,触摸到乡村产业的真实脉搏。我们收获了实践认知,更坚定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期待见证更多像星火米业这样的企业茁壮成长,我们也会以行动践行担当,为乡村产业振兴添砖加瓦,让青春在助力农业发展中闪光 。(通讯员 张馨瑶)
 
    来源:张馨瑶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