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p1知识点总结:出售或再加工决策
cma知识点之出售或再加工决策
1、出售或再加工的意义
日常经营中,有些企业可能会先对一些原材料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几种最基本的产品,然后在这些初级产品中进行选择,决定哪些产品应直接对外出售,哪些初级产品是需要进行再加工形成等级更高的产品,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注意:
(1)这种将原材料加工成若干种产品的生产方式被称为联合生产,形成初级产品的时点被称为分离点(split-off point)。在这类“出售或再加工决策”中,决策者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只需要考虑在分离点之后发生的再加工成本即可,而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所有生产成本都是沉没成本,与决策是无关的。
(2)只要加工后的价格与加工前的价格之差大于加工的成本(即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企业就会有增量的利润,再加工就是可接受的。
出售或再加工决策的相关例题
BC公司是一家生产牛奶的企业,目前的市价为$4/加仑。现在XYZ公司给ABC下了一个订单,要求ABC将普通奶加工成浓缩奶,并以$10的价格采购100,000加仑浓缩奶。如果ABC接受该订单的话,加工的成本是$3/加仑,同时还会发生$100,000的固定成本。此外,加工的损耗率为20%。ABC公司是否应该接受XYZ公司的订单?
A、接受,因为ABC公司的利润会增加$200,000
B、接受,因为ABC公司的利润会增加$25,000
C、不接受,因为ABC公司的成本会增加$400,000
D、接受与不接受都一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加工的损耗率为20%,所以100,000加仑的浓缩奶需要100,000/(1-20%)=125,000加仑普通奶
加工成浓缩奶的增量收入=$10/加仑×100,000加仑-$4/加仑×125,000=$500,000
加工的增量成本=$3/加仑×125,000+$100,000=$475,000
将普通奶加工成浓缩奶能使ABC的利润增加$500,000-$475,000=$25,000
- cma复习知识点:开门或关门决策
- 在经营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是否要关闭那些亏损的生产线,或者是否要终止与那些给企业带来亏损的代理商的业务往来。
- 02-14 关注:0
- cma基础知识:自制与外购
- 由于资源、技术或是战略上的考量,企业在短期往往会在自己生产还是外购中权衡利弊,所以会时常面临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与“一次性特殊订单
- 02-14 关注:1
- 管理会计知识:比率分析
- 比率分析是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之一。通过各种比率的计算,对企业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的评价。
- 01-16 关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