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之家,大学生资讯发布平台
大学生之家

2025年第六届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一等奖赛后心得

    发布时间:2025-09-20    阅读:
    来源:作者李嘉欣
2025年第六届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一等奖赛后心得

在2025年第六届大学生财经素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段经历让我对“财经素养”有了从概念到实践的深度认知,也深刻体会到财经能力不仅是金融专业的专属技能,更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通识素养。

一、认知拓展:从“专业壁垒”到“通识必备”

起初,我以为财经素养是金融、经济专业学生的“专属领域”。备战赛事时,我系统学习了财务管理、投资分析、税务筹划、金融风险防控等知识,逐渐意识到财经素养是跨专业的通识能力。作为石油化工专业的学生,我尝试将财经知识与专业结合,比如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的融资策略、评估化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种跨领域的思考让我明白,无论未来从事技术还是管理岗位,财经素养都能助力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能力提升:从“单点知识”到“系统应用”

财经素养大赛考察的是多模块知识的系统应用能力。我针对性地训练了财务报表分析、投资组合构建、财经案例解读等技能。在比赛的实操环节,面对“石油化工企业财务健康诊断与融资方案设计”任务,我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结合行业趋势设计了“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组合方案,这种系统应用能力让我在复杂财经场景中能精准破局。

三、思维塑造:从“数字计算”到“价值判断”

财经素养的核心不仅是“数字计算”,更是基于数据的价值判断与风险意识。备赛中,我刻意培养自己对财经信息的“辩证分析”能力,比如面对市场上的投资理财产品,会从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多维度评估其适配性。在比赛的论述题中,我结合“双碳”政策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了企业绿色转型的财经路径,这种将政策、行业与财经结合的思维,让观点更具深度与前瞻性。

四、实践延伸:从“赛场竞技”到“生活赋能”

财经素养不是赛场的“临时技能”,而是赋能生活的实用工具。在日常学习中,我用财经知识规划个人生活费的收支、评估学业投资的回报;未来进入职场后,它更将是我参与企业运营、把握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获奖后,我也积极在校园中推广财经知识,组织了“大学生理财小课堂”,希望帮助更多同学提升财经素养,实现财务自主与理性决策。

此次获奖是对我财经素养水平的肯定,更让我明确了持续提升的方向。我将继续深耕财经领域,加强跨专业知识的融合应用,让财经素养成为自己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的“指南针”,也希望能为同学们的财经能力提升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生活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大学生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