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为深入探讨元宇宙技术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应用前景,我们项目组来到全国唯一一个由民间力量自发筹建的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怀周祠开展实地调研。
与其他景区不同,怀周祠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景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主要接待对象是企事业单位主题党日活动和学生研学团队。作为免费的红色教育基地,怀周祠的参观人流量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发展挑战。针对景区特点,我们向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功能设计。在听取介绍后,工作人员对项目的创新性表现出浓厚兴趣。"比较大型的红色历史馆已经有了元宇宙体验,但很多只是在一个平面上看到3D效果,你们的产品能够让参观者实际参与进去,沉浸感更强。"这种认可让我们备受鼓舞。
在探讨具体应用场景时,工作人员提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方向。首先是通过网上展厅实现虚拟参观,让更多无法亲临现场的群众通过AR、VR技术全景游览景区。其次是创新讲解方式,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边走边听的智能讲解,帮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内涵。
不过,工作人员也提醒我们要注意几个现实问题:一是技术应用的成本问题,二是老年人和儿童使用的适应性问题。"历史文物活化当导游是有必要的,但背后需要有强大的文化支撑。"这个观点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对历史文化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作为红色教育基地,怀周祠在收益模式上也有其特殊性。"我们是党性的地方不让收费,和一般景区不一样。"这种特殊定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资金到位,他们会认真考虑引入元宇宙技术来提升党性教育的效果。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对红色教育基地的特殊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科技赋能红色教育的道路上,既要充分发挥元宇宙技术的优势,又要尊重红色教育基地的党性特征。我们将继续优化项目方案,探索将现代科技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的创新路径,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离开怀周祠时,夕阳映照在庄严的纪念馆上,让人想起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我们相信,通过科技创新助力红色文化传承,必将让更多人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
文:刘梓涵、杜天宇 图:刘梓涵 编辑: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