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亮未来”配电工程实践团电梯系统学习与电机房检查
8月3日,“电亮未来”配电工程实践团赴岱宗万阅府项目,围绕电梯曳引系统学习与电机房状况检查的实践环节,为参与实践人员带来了深入且实用的专业体验,成为本次实践进程里极具价值的一环。
实践正式聚焦电梯曳引系统。参与人员首先回顾前期所学理论,明晰电梯曳引系统是电梯的核心动力与传动部分,关乎电梯轿厢的升降运行。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大家结合实物设备,拆解学习曳引机的构成——曳引轮、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等关键组件。通过对比图纸与实物,深入理解曳引轮槽与钢丝绳的配合原理,知晓正是依靠曳引轮的转动,借助摩擦力带动钢丝绳,实现轿厢与对重的相对运动,进而完成电梯的升降功能。
同时,实践团还探究了曳引系统的工作逻辑,从电梯的召唤信号响应,到曳引电机的启动、调速,再到制动装置的精准动作,全方位梳理流程。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因曳引系统故障导致的电梯异常状况,如轿厢运行抖动、平层精度偏差等,剖析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像曳引轮磨损、制动器间隙异常、电机调速失控等,让参与人员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实现理论与实操的深度衔接,将书本与PPT里的知识,真正转化为可触摸、可理解的专业技能。
电机房作为电梯曳引系统及电梯整体运行的核心 “心脏房”,其状况关乎电梯运行安全。在完成曳引系统知识学习后,实践人员随即投入电机房检查工作。检查团队遵循规范流程,配合专业检察人员,首先查看电机房的环境状况,确认是否存在杂物堆积、温度过高、湿度超标等问题。电机运行产生的热量需要良好散热环境,若机房杂乱、散热不良,会影响电机及周边设备的使用寿命与性能。
此次电梯曳引系统学习与电机房状况检查实践,是整个社会实践链条中关键一环。它不仅提升了参与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培育了大家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担当。在后续实践及未来专业发展道路上,这段经历都将成为宝贵财富,激励着大家以更严谨的态度、更扎实的技能,投身电气领域相关工作,为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也让本次社会实践的价值,在专业成长与责任传承中得以彰显。
文丨曹赫扬
图丨刘翼凡
队长丨刘翼凡
指导老师丨邱瑶、赵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