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青衿入野催梨硕,丹心向农助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三农”工作指明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发展特色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作为我国重要的优质酥梨产区、区域特色果业核心区,阎良区李桥村以酥梨种植为依托,带动乡村在脱贫工作成效显著。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市场竞争愈烈,观念硬化、品种老化、技术滞后、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着酥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深入考察酥梨产业的发展痛点,助力李桥可持续发展,西安理工大学“酥梨振兴,农心向阳”实践队赴阎良区李桥村开展深度调研活动。
接洽村委,座谈明方向
         实践队首站抵达李桥村村委会进行访谈交流。在与村委会负责人的深入沟通中,实践队从酥梨种植规模、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等基础数据入手,逐步延伸至市场销售渠道、客户群体分布现状,并就种植环节的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重点聚焦产业升级新方向——电商销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系统梳理了酥梨产业发展的全链条环节。
         通过访谈,实践队明确掌握了李桥村酥梨振兴的核心瓶颈:品牌知名度不足导致市场认知度有限,销售渠道单一则制约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这两大问题,成为团队后续制定助农方案的关键靶向。
步履乡间,问卷访民声
         为获取真实信息,实践队成员携带精心设计的问卷,走入田间地头,对种植户开展深入的调研,走进干部家中,深入种植访谈,从种植技术到销售难题,从成本问题到收入期望,队员们用拉家常的方式收集到百余条一手信息。信息汇总分析后,“品牌宣传力度不足”、“销售渠道单一”、“酥梨种植成本高昂”被识别为当前农户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需求痛点。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真实声音,为实践队后续建言献策、精准助力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依据。
引智赋能,专家破迷津
         实践队特邀李桥酥梨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阎良区有机富硒果蔬产业协会会长刘宗维进行专题指导。刘老师不仅系统介绍了国内外酥梨优良新品种的选育背景、特性优势、适应性、市场前景及新品种的迫切研发需求与种植推广,还谈及到了中草药施肥的特色技术,为队员们开启了品种优化的“知识宝库”;在交流过程中,队员们还针对村民关心的种植产量与收益,病虫害防范等问题向刘老师请教并记录下详细的种植要点。
         带着理论的智慧与实践的锋芒,“酥梨振兴,农心向阳”实践队奔走在乡土一线,把握了产业链与品牌现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团队与基地负责人保持紧密联系,持续为其建言献策,提供品牌打造新思路,坚持将论文写在产业发展的田野上。
    来源:西安理工大学“酥梨振兴,农心向阳”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8-30    阅读:
大学生新闻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大学生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