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员介绍
队长:马宛莹(临床医学),参与线下活动(前期踩点准备)、担任导演剪辑
队员:黄蓉(临床医学),负责线上准备工作,资料查找
队员:季双双(临床医学),负责线上准备工作,活动安排
队员:彭泓皓(临床医学),参与线下活动,摄影
队员:杨婧澜(麻醉学),参与线下活动,担任主要演员,完成实践视频的制作
队员:谢逍菲儿(临床医学),负责线上准备工作、资料查找
二、实践主题选择
说来惭愧,作为土生土长的都江堰市民,我们虽然在书中学到、前辈口中听到、甚至去往外地有名的红色基地认识到不少赫赫有名的革命先烈,但我们好像真的说不出家乡有哪些英雄人物。也许我们记得他们所在团体的功绩,但他们的个体却和我们的认知擦身而过。我们知道四川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提供条件,却不知张捷先在灌县成立“保路同志会”并进一步被推举为“西路同志军”大统领击败各路清军;我们知道一二*七大屠杀魂断有十二桥烈士,却不知共有烈士三十六,其中同乡叫云龙;我们知道汶川大地震伤者数万举国上下齐赈灾,但不知有赈灾军人武文斌牺牲在救援我们的路上……中国的发展画卷何其辽阔,每一笔都浸润着无数先辈的汗水,要记得每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诚然是一件不容易也不必要的事情。重点在于,当我们亲眼目睹那些留存于历史遗迹中的痕迹,倾听那些从岁月深处传来的故事,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伟大的轮廓,感受到伟大的力量。这种伟大,不仅仅是少数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更是无数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汇聚而成的精神洪流。正是他们的点滴努力,铸就了今日中国的辉煌,而我们,也唯有不断见证、不断感悟,才能让这份伟大在新的时代里得以传承和延续。
见证,从哪里开始呢?我们选择在家乡,这篇土地离我们的心跳更近、和我们生活更紧密。
三、总结综述
1.实践背景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是激励党员干部和广大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一课。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旨在通过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传承、激活、巩固红色基因三个方面,激励参与者在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实践目标
①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参观红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让参与者深刻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②激活红色基因:通过重走红色路线、重温红色长征路,激发参与者的党员初心和使命担当。
③巩固红色基因:结合新时代要求,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主要过程
①参观烈士陵园:在都江堰市烈士陵园,我们怀着敬畏与虔诚之心,向长眠于此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通过参观陵园内的纪念碑、烈士墓和展览馆,我们深入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
②重走红色路线:我们沿着都江堰市的红色路线,重温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从保路运动到抗日战争,从抗美援朝到社会主义发展,每一步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革命的激情。
③缅怀革命先烈:在陵园中,我们特别缅怀了武文斌等英雄人物。武文斌在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牺牲的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④互动学习与交流: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互动学习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心得体会分享等,让参与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红色基因的内涵和价值。
4.成功经验
①精心策划与组织:活动前进行了充分的策划和准备,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②内容丰富多样: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参与者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
③情感共鸣强烈:通过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程等活动,激发了参与者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5.教训
①时间安排需更加合理:部分环节的时间安排略显紧张,影响了参与者的深入学习和体验。
②互动环节需加强引导:在小组讨论和心得体会分享等环节,需要加强引导,确保参与者能够充分表达和交流。
6.未来展望未来
我们将继续深化“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更多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参与其中。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各地红色资源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持续的努力,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此次活动意义非凡,不仅让大家得以深刻探寻家乡的革命脉络,感受先辈们的热血精神,还成功提升了这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社会关注度,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参观缅怀,让红色记忆在新春佳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活动内容
1.活动前期
团队负责人进行了细致分工。由于团队成员黄蓉、季双双、谢逍菲儿并非都江堰本地人,她们主要承担线上工作。队长马宛莹则与彭泓皓、杨婧澜一同负责线下活动的开展。马宛莹提前前往都江堰市烈士陵园踩点,仔细观察陵园的活动区域,了解开放时间,并深入参观陈列馆,记录下重点人物与事件。这些资料在网络上难以获取,为后续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活动当日
马宛莹、彭泓皓和杨婧澜走进陵园碑林。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们敬献鲜花。每一束鲜花都承载着青年学子对英雄的无限哀思与崇高敬意,寄托着他们希望先辈们能够感受到这份赤诚的心愿。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每一座墓碑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随后,三人步入烈士纪念馆参观。得益于队长提前的准备工作,对馆内重点人物和事迹有了初步了解,此次参观更具深度和感悟。尽管身为土生土长的都江堰市民,在参与此次活动前,他们对家乡的英雄历史却知之甚少。虽然在课本、书籍以及外地知名红色基地中,了解过诸多英烈事迹,但家乡的英雄故事却鲜为人知。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家乡红色历史的厚重,也激发了他们传承和弘扬本土红色文化的决心。
3.线上工作
黄蓉和谢逍菲儿依据线下采集的素材,广泛查找相关资料,分别完成了活动PPT和诗词文章的撰写。季双双则精心安排活动内容,撰写新闻稿件,并积极联系投稿事宜。此外,黄蓉、谢逍菲儿和季双双还共同完成了活动实践报告的撰写,为此次实践活动留下了详实的记录。同时,队长马宛莹担任导演剪辑,彭泓皓负责摄影,杨婧澜作为主要演员,完成了活动视频的制作,以生动的影像资料展现了此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和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
五、实践成果
1.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参观都江堰市长征书院、都江堰市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成员们了解重大历史事件,重温先烈事迹,坚定了向党的决心,传承了红色基因。
2.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参与2025年青年向党行实践活动,成员们合理分工、齐心协力,提升了能力,接触到新领域,大家表示未来会继续参与红色文化传承活动。
3.促进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都江堰实践让青年们在思想和行动上得到锻炼提升,学会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在实践中学习进步。
4.宣传成果:实践活动的实践报告和新闻两篇文章在两个官网报道,起到模范作用。此外,还有一篇诗词、幻灯片及4分钟宣传视频等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