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智在技术,善在浙心:锦江公益“产业基因”携手“数智技术”的浙里实践

  ——浙江工商大学实践团队探访锦江大厦,解码公益数字化的浙江路径
  
  6月25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贤慈善学院)“智在技术,浙在善心”实践团队走进杭州市拱墅区锦江大厦,深度调研浙江锦江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锦江基金会”)以数字化技术推动“商业向善”的战略转型与创新实践,探索其在教育公平、健康公益等领域的独特路径。
  
  在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数字技术与公益慈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锦江基金会正以制造业基因与数字化技术的双重赋能,探索公益创新的特色范式。自2023年全面布局公益数字化以来,锦江基金会秉持“深耕需求场景”的产品理念,所有数字化工具均从公益项目执行的一线需求中迭代升级,与互联网企业的“实验室研发”模式形成鲜明差异,为构建“科技+公益”协同发展模式提供实践样本。
  
  实践团队抵达锦江大厦,对基金会的运作模式、发展历程和公益项目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参观学习。锦江基金会以“幼有所学,壮有所备,老有所依”为愿景,专注于教育助学、济困助医、共富助老、乡村振兴等领域。自成立以来,基金会累计捐赠款物价值约1.5亿元,惠及约29万人次。锦江基金会通过数字化技术大幅提升公益项目管理效率,在教育助学领域,基金会积极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起“锦·源教育公益工程”和“希望工程•数智教室”等项目,目前已为258所学校打造1500多个“数智教室”,惠及15万多名师生。在济困助医领域,基金会专注于16种高发癌症和脑卒中的预防,通过生物信息和基因检测技术,精准检测疾病风险并实施早防早治,现已惠及1.6万名基层工作者。其中,基金会重点切入肠癌防治,发起“顶梁挂”肠癌早筛项目帮助约1万人排除潜在的肠癌风险。在共富助老领域,基金会启动“惠听助老”项目,累计为2.2万余名老人提供听力筛查服务,并捐配助听器600余台,举办300多场听力健康科普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观看锦江基金会介绍图
  
  在座谈会上,锦江基金会秘书长吴悦介绍到基金会创新性地将企业产业资源与公益使命相结合,构建了“公益服务+产业联动”的协同模式。基金会紧绕锦江集团子公司的产业所在地、浙江省对口帮扶地区来选择公益项目的实施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条件,更好地发挥公益项目的效益,同时也促进当地产业与公益的协同发展。该模式一方面通过数字化工具有效降低公益成本,另一方面依托产业资源进行反哺,确保公益项目的可持续性。
  
  以教育信息化项目为例,基金会充分利用集团光学膜产业的技术优势,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并与希沃合作推出智能教育一体机,成功推动“共享课堂”模式的落地。该项目不仅显著提升偏远地区学校优质课程的覆盖率,还促成锦江光学膜产业与教育装备企业希沃的深度合作,实现了公益项目与产业拓展的双向赋能。在大病预防领域,针对传统公益项目中数据滞后、执行效率低下的痛点,基金会依托“筛查-干预-跟踪”全流程的数字化系统,以“顶梁柱”肠癌早筛公益活动为例,系统通过对受益人采样智能监测结直肠癌早期病变,阳性病例自动触发干预机制,从而显著缩短从初筛到肠镜检查的全流程周期,构建起高效、精准的公益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该项目已覆盖浙江、山西、河南等地的5000户低保边缘家庭,通过引入华大基因的肠癌早筛技术,有效避免了过度检测;早期干预率显著提升,有力支持受助群体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单个项目的管理效率大幅提高,显著压缩了流程成本,使公益资源更加集中于服务本身。目前,基金会的数字化系统已扩展至全国多个县域,真正实现了从“经验公益”到“数字公益”的效能升级,使得肠癌筛查等公益服务更加智能、高效。
  
  图为实践团队听取座谈会图
  
  未来,基金会将重点推进“县域公益数字化计划”,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数字化工具下沉+能力建设培训”,将成功经验推广至更多县域。同时,探索“AI+公益场景”的深度融合,计划引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受益人诉求,预计可减少人工审核工作量,进一步提升公益资源配置效率。
  
  锦江基金会的实践充分证明,在数字技术与公益情怀的双重驱动下,社会公益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资源捐赠,而是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协同和生态创新,构建起“可持续造血”的公益生态体系。
  
图为实践团队与锦江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员合照
 
  实践团队负责人表示:“锦江基金会的实践印证了‘技术向善’的双重价值——以数字化提升公益效能,以公益场景反哺企业社会责任。这种‘需求精准识别-产业资源整合-数字技术赋能’的模式,为传统企业基金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法论。”当科技与善意同频共振,便能催生无限可能,让每一份社会力量都能在精准触达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公益生态的崭新篇章。
    作者:“智在技术,浙在善心”实践团队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贤慈善学院) 责编:周云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常纺学子:“智慧助老e路 安全护老同行”实践团深入社区科普护眼
  • 赓续红色基因,筑牢科技初心——物理学院西部之光实践团队开展“
  • 走近精准时空,探寻科技基石——西部之光实践团队走进国家授时中
  • 凤阳小岗村:从"大包干"精神到乡村振兴新实践
  • 管工学子支教进行时,多元课程播撒成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