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浙江财经大学民乐三重奏《兰亭序》惊艳亮相桐乡儿童电影首映礼

  6月29日下午,桐乡市科技中心"电影世界"剧场内琴韵悠扬,浙江财经大学三位学子联袂演绎的民乐三重奏《兰亭序》,为义马村首部儿童电影《馄饨与圆子的故事》首映礼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来自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和数据科学学院的三位学生,用传统民乐架起了高校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桥梁。
  
  【精雕细琢:跨学院协作的完美呈现】
  
  6月28日下午,学校艺术楼排练厅内,古筝的悠扬、琵琶的清脆与竹笛的婉转交织在一起。经济学院沈辰晔、会计学院林夕、数据科学学院何远三位同学正在为次日的演出做最后冲刺。尽管来自不同学院,但他们对音乐的执着追求让这个临时组合迸发出惊人的默契。
  
  "古筝的泛音部分要再轻灵一些,琵琶的轮指可以更富弹性。"指导老师不时提出专业建议。为了将《兰亭序》的文人雅韵完美呈现,三位同学反复打磨每个乐句,甚至为了一段16小节的过渡段落排练了二十余遍。林夕的手指已经磨出了水泡,却依然坚持练习:"我们要用最专业的态度,为观众献上最好的演出。"
  
  【惊艳亮相:传统民乐点燃首映礼】
  
  29日15时,桐乡市科技会展中心"电影世界"剧场座无虚席。当三位学子身着传统服饰登台时,现场200余名观众报以热烈掌声。古筝的沉稳、琵琶的灵动与竹笛的清越完美融合,将《兰亭序》的文人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奏到高潮处,不少小观众随着节奏轻轻摇摆,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太美了!就像看到了古代的文人雅士。"现场一位家长由衷赞叹。演出结束后,三位同学还特别设置了民乐体验环节,邀请小观众们上台近距离接触乐器。8岁的小女孩乐乐在沈辰晔的指导下尝试拨动古筝琴弦,兴奋地说:"我也要学这个!"
  
  【深度互动:艺术交流促成长】
  
  表演环节结束后,三位同学立即投入到社会实践的调研环节中。他们与参演电影的小演员们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传统艺术与现代影视的结合之道。
  
  "你们练习一首曲子要多久?"电影主演之一的沫沫好奇地问道。"像今天这首《兰亭序》,我们练习了整整三个月。"林夕的回答让孩子们发出惊叹。何远则借机向小演员们请教表演心得:"你们是怎么记住那么多台词的?"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大学生与小朋友们碰撞出艺术交流的火花。
  
  在电影取景地——具有百年历史的义马村老戏台前,三位同学与小演员们合影留念。竹笛与琵琶的乐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为孩子们即兴伴奏电影主题曲,欢快的旋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影视艺术实现了完美交融。
  
  【薪火相传:高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这次演出不仅展示了我们学校的美育成果,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沈辰晔在活动总结中说道。据悉,此次参演是浙江财经大学"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一环,后续还将开展更多传统文化推广活动。
  
  当《馄饨与圆子的故事》片尾字幕亮起“特别鸣谢:浙江财经大学民乐三重奏”时,这场高校与乡村的文化对话已然结出硕果。三位学子用琴弦和笛孔奏响的,不仅是千年古曲的雅韵,更是新时代青年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青春乐章。
  
  镜头缓缓拉远,银幕上的光影与礼堂内观众的掌声交织,仿佛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从义马村清晨蒸腾的馄饨热气,到长宁街夕阳下即兴弹唱的民谣;从非遗传承人布满皱纹的双手,到孩子们跟着旋律轻轻摇晃的笑脸。这一刻,传统与创新、乡土与青春,在音符的碰撞中达成了默契。
  
  正如那首改编的《长宁街印象》,既保留了江南丝竹的婉转,又融入了现代节奏的活力。大学生们带走的不仅是田野调查的数据,更有一份关于文化根脉的深刻体悟;而义马村收获的也不仅是宣传片的流量,还有年轻人用创意点燃的无限可能。
  
  曲终人未散。当民乐三重奏的最后一个余音消散在夏夜的风中,桐乡的土地上,更多关于传承与蜕变的故事正悄然生长。或许未来某天,这些年轻的“文化译介者”会站在更广阔的舞台,但他们的记忆里,永远会回荡着义马村的蝉鸣、炊香,和那片用音乐连缀起来的星空。
    作者:何远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团委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浙江财经大学民乐三重奏《兰亭序》惊艳亮相桐乡儿童电影首映礼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琅琊记忆,传承城市文化
  • 青春赋能乡村,行动诠释担当 重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