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青春注活力,支教润乡教——湛江市坡头区南调小学支教实践纪实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与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切实将青年大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2025年7月3日,湛江科技学院星火聚力实践团前往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街道南调小学,开启为期七天的支教之旅,聚焦乡村教育提升与调研,为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深入调研,倾听村民心声​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群众。温绮华 供图​
  
  抵达乡村后,实践团成员开展村民调研工作。成员们分组深入各个村落,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亲切的访谈,了解村民对教育的需求以及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村民们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但由于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在获取优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阻碍。这进一步坚定了实践团开展支教活动、改善乡村教育现状的决心。
  
  特色教学,点亮知识希望
  
  在支教过程中,星火聚力实践团紧密贴合乡村实际,大胆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起多元立体的学习平台。各类课程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融入人文素养与思政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给孩子们上音乐课。温绮华 供图
  
  音乐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音乐的奇妙世界。为让孩子们更深刻理解《强军战歌》中激昂奋进的精神,团队播放了《讲武堂》节目里部队战士齐唱《强军战歌》的视频,整齐划一的队列、铿锵有力的歌声,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逐句讲解歌词内涵,引导孩子们感受军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随后带着孩子们打着节拍,用饱满的热情学唱歌曲。孩子们嘹亮的歌声中,不仅培养了音乐节奏感,更在歌声里播撒下爱国强军的种子,厚植了家国情怀。
  
  图为南调小学的学生们正在创作。温绮华 供图
  
  美术课成为激发孩子们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乐园。实践团引入纪录片《中国美术史》中的片段,展示敦煌壁画、青花瓷等艺术瑰宝,引导孩子们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孩子们在创意绘画中,用画笔描绘心中的梦想;在手工制作时,将彩纸、黏土等材料变成精美的作品。通过艺术创作,孩子们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还学会用艺术表达内心世界。​
  
  素质拓展活动是培养孩子们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团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团队协作游戏,让孩子们明白团结协作的力量。活动中,孩子们相互配合、彼此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在收获欢乐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图为实践团成员给学生讲解题目。温绮华 供图
  
  在课程教学中,实践团注重将人文素养与思政教育贯穿始终,通过讲述传统文化故事、红色革命历史,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这些课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意趣与创新能力,更在美育教育的浸润下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助力南调街道乡村文化教育振兴。​
  
  图为星火聚力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温绮华 供图
  此次湛江科技学院星火聚力实践团的“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供稿:湛江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星火聚力实践团
  通讯员:林华泉 李文静 陈秀珍/文 温绮华/图
    作者:林华泉 李文静 陈秀珍    来源:湛江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星火聚力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暑期社会实践丨传承红色基因,庚续红色血脉——走访嘉兴南湖革命
  • 浙江财经大学民乐三重奏《兰亭序》惊艳亮相桐乡儿童电影首映礼
  •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探寻琅琊记忆,传承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