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平阴孔村研教记:从产业振兴到童心守护,济南平阴队的乡村实践

  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总有一些身影扎根土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热忱点亮希望。2025年7月,山东财经大学“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暑假下乡济南平阴队的支农之旅拉开帷幕,队员们既探寻集体经济的发展密码,也用支教课堂守护童心,在产业与教育的双向发力中,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实践的鲜活篇章。
  
  孔村社区深调研:解码集体经济的“共富密码”
  
  调研组前往孔村社区,与陈书记展开深入访谈,展现了集体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孔村的变迁,藏着一段由散到聚的历史。早年,周边多个小村庄合并成如今的孔村,靠着统一规划,村里的路修得平整,水电网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起过去单村独户的日子,便利了不少。但发展的背后,隐忧也在显现。年轻人多外出打工,村里劳动力渐渐短缺,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土地通过集中起来后,部分地块因缺乏合适的契机暂时闲置,这些问题都以待解决。
  
  在孔村的发展进程中,党的引领始终是贯穿始终的“红色主线”。无论是推动村庄整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破解发展瓶颈、促成村企合作,党组织始终站在最前沿,以强大的组织力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通过党建引领,把村集体、企业和村民紧紧拧成一股绳,确保发展方向不偏、民生福祉落地,让党的旗帜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为孔村镇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和最持久的动力。
  
  炭素厂的扎根让这份村集体、企业和村民“联结”变得实在起来:企业主动出资改善了村里到主干道的路,解决了多年的出行难题;村里则发挥优势,为企业供应村子里的米面、蔬菜、日用品等,既让企业省了心,也给村集体添了份收入。
  
  作为村企合作的重要主体,企业的作用愈发凸显。它给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岗位。更重要的是,围绕着企业,村民们慢慢拓展出多元增收路。“工资+分红+多元经营”的格局,让大家不再只靠种地过活。
  
  只是,乡村劳动力的流失和部分土地闲置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回流,让闲置土地“活”起来,仍是孔村镇在党建引领下,与企业携手前行中需要持续破解的课题。
  
  这场访谈让队员们对“党建引领,工业反哺乡村,村企协同发展”有了具象认知,也为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找到了鲜活注脚。
  
  卧龙山社区暖心实践:支教课堂中的家校之约
  
  2025年7月7日,支教之旅进入第五天,济南平阴队的支教组组员们来到卧龙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在晨光与暮色间,担任起支教老师的角色,用知识与陪伴守护童心。
  
  晨光里的课堂:让知识与快乐共生长
  
  清晨的阳光洒满社区教室,支教组早已备好教具与古诗词卡片。课堂上,趣味知识讲解、手工实践与古诗词教学巧妙融合:从生动的自然小常识,到带领孩子诵读经典古诗词,队员们用耐心点燃孩子们对文学的好奇。孩子们动手制作简易手工艺品时,高高举起的小手、此起彼伏的提问声,让课堂变成活力乐园,每一张笑脸都映照着知识传递的温暖,古典诗词的韵味在晨光里悠悠散开。
  
  开班仪式:明确责任,携手助力成长
  
  下午三点,卧龙山社区第五届托管班开班仪式如期举行。孔村镇党委副书记李杨出席并强调,托管班要以“精准服务”为定位,紧扣家校协同需求,聚焦孩子成长期待。这番话让队员们更清晰了“教什么、怎么教”的责任。
  
  家长代表吴琳满含期许:“感谢社区与支教团队搭建平台,希望孩子们收获知识、快乐成长,家校携手为孩子撑起更广阔的天空。”学生代表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诉说期待,承诺会积极参与学习。齐鲁情济南平阴队队长林艺则承诺,队员们将以专业与热忱投入,让托管班成为孩子们逐梦的小天地。多方力量凝聚,为托管班开启了温暖而充满希望的新篇。
  
  从孔村社区的产业振兴探索,到卧龙山社区的教育温情守护,齐鲁情济南平阴队的实践仍在继续。无论是解码集体经济的共富密码,还是用支教课堂点亮童心,他们都在以实际行动证明:乡村振兴既需要产业的“硬支撑”,也需要教育的“软滋养”。在平阴的土地上,齐鲁情济南平阴队正用脚步与热忱,续写着支农故事的精彩篇章。
    作者:山东财经大学“齐鲁情”大学生支农促进会    来源:山东财经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济南平阴队调研记:走进龙山炭素厂探寻村企共建新路径
  • 平阴孔村研教记:从产业振兴到童心守护,济南平阴队的乡村实践
  • 科师学子探非遗—昌黎地秧歌:传承之舞,文化之韵
  • 福建商学院师生走进仙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城理青年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创意小队”实践团深入基层送服
  • 十堰“双轮驱动”激活治理新动能 汉师学子探路政校社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