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欢、刘敏菲)近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综合减灾体制机制的重要指示,江西师范大学多模态协同预警研究团队围绕预警发布易、落地难的核心困境,开展预警信息传播与响应一体化研究,旨在提升我国巨灾预警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传统的单渠道、单向度的预警模式在灾害突发性、复杂性面前逐渐显现短板,团队聚焦泥石流、洪水、干旱三类典型巨灾,深入贵州、广东、湖北、江西等灾害高发省份实地调研。
图为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长坝村村干部在7·8习水暴雨期间向村民做宣讲
图为成员在台风“韦帕”袭击广东期间向深圳市龙华区桂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了解防灾情况
为全面了解预警信息传播与响应现状,团队走访多省的气象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居委会等相关单位,系统梳理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应急管理措施及灾害救援流程。同时,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户细谈作物种植中的灾害应对经验,深入社区与农村,和居民、村民交流预警信息的接收情况与实际需求。
图为湖北省利川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应急指挥系统近期信息
图为团队成员向江西省樟树市店下村种植户了解农作物灾害应对
团队发现不同巨灾的预警信息从监测到响应有三大共性瓶颈:监测端数据共享率不足、传播端渠道失效、响应端责任模糊。
针对上述问题,为推动全国范围内预警信息高效传播,团队创新性构建技术与机制双轮驱动的多模态协同模式,通过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推动监测到传播到响应全链条无阻式衔接。技术方面,依托立体化监测网络、多元化算法融合等智能技术实现精准识别,借助卫星、无人机等拓宽传播路径,通过多模态协同智能执行推动高效准确决策与预警有效落地。机制方面,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完善责任链条,实现精准传导;推动跨部门协作,更好共享资源。同时,注重社会力量的注入,推动网格员、志愿者等的积极参与。
图为团队成员讨论调研成果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巨灾预警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在实地看到的灾害痕迹、与受灾群众交流时感受到的困境与期待,更让成员深刻领悟到巨灾预警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环节,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于是团队迅速开展多场景科普活动:在社区组织防灾宣讲会,向居民普及巨灾预警知识和应对方法;在校园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灾害防范意识;在网络平台传播预警信息与科普内容,提高公众对巨灾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西省赣州市小源村开展灾害宣传教育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昌市田家炳学校开展巨灾预警知识课堂
在巨灾预警的探索之路上,团队深知任重而道远,未来将持续发挥自身力量,为完善国家巨灾预警体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贡献青春智慧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