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学子下乡寻红色记忆 青春逐梦承革命遗志

  为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近日,滁州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觅迹弘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合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先后探访渡江战役纪念馆、蜀山烈士陵园,追寻革命先辈战斗足迹、探寻革命历史故事,并在长丰县双墩镇滁河社区开展爱国宣讲,以实际行动推动红色基因融入生活,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传播得更广泛、更深远。
  
  渡江战役纪念馆:在历史细节中触摸胜利密码
  
  ““这五位便是渡江战役的总前委成员,他们在战役中指挥若定,为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渡江战役纪念馆内,讲解员指着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介绍。实践队成员驻足凝视,雕塑中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五位领导人神情专注,仿佛仍在研究作战方案。
  
  踏入纪念馆,巨幅战役浮雕与泛黄的史料,将队员们带回1949年那个决定性的春天。随着讲解员的细致解说,渡江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从战前筹划、军民同心筹集船只,到千帆竞发、突破天险的壮烈场景,皆清晰呈现。
  
  队员们观察到,馆内通过高科技手段还原了诸多历史瞬间:大型场景复原区再现了指挥部运筹帷幄与江岸抢滩登陆战的激烈场面;演示厅内,借助声光电技术呈现出炮火连天、舳舻千里的宏大场景。这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革命先辈“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坚定信念。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渡江战役纪念馆五位总前委雕塑合影。庞莹莹 供图
  
  蜀山烈士陵园:无声文物诉说热血忠魂
  
  蜀山烈士陵园陈列馆内,泛黄照片定格革命先辈奋战瞬间;锈迹步枪、磨损战地日记、褪色徽章等实物,记录着艰苦岁月;文字展板系统梳理当地革命脉络,从党组织建立到武装斗争,从群众支前到英烈就义,展现先辈为民族解放的奋斗历程。
  
  队员神情凝重,或驻足辨照片细节,或俯身观实物,感受先辈热血信念;不时记录史实、交流心得。听讲解员讲述英烈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事迹时,不少队员眼含热泪,满怀崇敬。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实践队员史瑞蕊在观摩后表示,通过近距离接触历史实物、聆听英烈事迹,对革命先辈的牺牲与奉献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明晰了当代青年应传承的使命担当。
  
  图为实践队成员观摩蜀山烈士陵园历史陈列。王旭 供图
  
  社区宣讲:青春之声传递信仰力量
  
  长丰县双墩镇滁河社区宣讲现场,队员以渡江战役群众筹船故事开篇,吸引居民关注。社区提前布置会场,居民陆续入座,会议室很快坐满。
  
  在场有老人拄杖前排就座,不时扶镜;有家长抱孩子叮嘱认真聆听。队员讲述时操作投影仪,展示纪念馆拍摄的总前委雕塑细节、战地日记原文、登陆场景图等。播放战役纪录片片段时,孩子们关注幕布不时询问,老人前倾注视屏幕,偶尔低语回忆:“当时村里多人支前。”
  
  宣讲设互动环节,“哪位小朋友能说革命先烈名字?”提问后,孩子们举手答出陈乔年、马毛姐等,队员为其送上红色故事绘本。
  
  图为滁河社区居民听实践队宣讲红色故事。乔楚 供图
  
  此次实践活动中,滁州学院“觅迹弘红”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不仅在红色场馆中汲取了精神养分,更通过社区宣讲将这份感动与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正如队员们所说,红色记忆不应只停留在史料中,更要走进生活、融入青春,让革命遗志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通讯员:许顺宏 陶晶晶)
    来源:许顺宏 陶晶晶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社会实践报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