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火所到之处,必将以疾风劲草之势,摧枯拉朽般击溃敌人。为了学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冒着暴风雨来到了高邮与宝应。7月5日-7月8日间,实践团参观学习了高邮胜利广场、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高邮革命斗争史馆和高邮人民英雄纪念碑,于峥嵘岁月中感知英雄无畏,英雄之伟。
7月5日,实践团来到高邮胜利广场,目睹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深觉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实践团更加深刻领悟到民族只有强大才能不被压迫,民族只有自强才能不被欺凌,民族只有复兴才能崛起。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胜利广场中央雕像前致敬。宗诚信供图
这趟旅程更有意义的是,实践团在瞻仰胜利广场时遇到了一群同来瞻仰的党员叔叔们,他们了解到实践团是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社会实践团后,欣然与我们互相握手示意,实践团听他们讲述了很多热血红色故事。作为共青团员,认真听取党员意见与指导,同时与他们在胜利广场中央合影留念。党员叔叔们打开携带的党旗与我们合影时,党旗与身后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形成了最美的风景,而共青团员和中共党员有幸加入其中,留下了这样的一张照片。实践团成员沈雨轩认为,这便是一种传承。
图为实践团与偶遇的党员们在雕像前合影留念。宗诚信供图
7月6日,暴雨下的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更显宏伟。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静雯在认真学习记录侵华日军受降仪式中缴紫云刀这一幕。沈雨轩供图
7月7日,实践团们了解了高邮革命斗争史馆内所记录的所有战争,菱塘桥“五一三”惨案,高邮惨案,寡妇圩惨案……日军的罪行罄竹难书!实践团成员王静雯认为,我们很幸运,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应该心怀感恩,对我们的前辈,对逝去的先烈致以最高的敬意。
图为实践团成员李红杰在认真了解学习高邮革命斗争史。沈雨轩供图
青山埋英骨,万事传英魂。7月8日,高邮的雨越下越大,似乎也在为这些英雄们致敬。足访扬城红迹实践团无声瞻仰了位于广场中央的高邮人民英雄纪念碑。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静雯沈雨轩撑伞瞻仰高邮人民英雄纪念碑。沈雨轩王静雯供图
高邮人民英雄纪念碑后,便是满墙英雄名。眼前的青草地中有不少英雄墓,墙上是高邮革命烈士英名录,密密麻麻的名字仿佛也刻在实践团的心头。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王静雯致敬高邮人民英雄们。沈雨轩供图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实践团结束这次风雨高邮路,必将担大任,携手开创新中国更美好的未来!